“
本文源自《古典工藝傢俱》雜誌1月刊稽古欄目。
原文版面點擊查看大圖
王陽明的母親懷孕十四個月不分娩,全家心神不寧。奶奶夢緋衣仙人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王陽明出生,取名王雲,出生的樓房起名“瑞雲樓”。
五歲時,王陽明還不開口,一和尚過其家門,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飽讀詩書的祖父遂據《論語》為他改名“王守仁”——王陽明開始說話。
幼年讀書,王陽明問塾師:“何為第一等事?”塾師答讀書取功名,王不以為然,認為成聖作賢才是第一等人,第一等事。
焦秉貞《王陽明先生像》立軸
十五歲,他獨自跑到居庸關考察邊塞,慨然有經略四方之志。
十七歲結婚。當天,他卻走進一家道院,見一道士盤腿趺坐,遂拜問養生之理。隨即,和道士對坐,一坐忘歸。次日淩晨,舅舅找到他,把他帶回。
十八歲訪婁一齋。婁告之以宋儒格物之學,心中澎湃,認為聖人必可經學而至。
二十一歲在京師,王陽明發奮開始格物。與一友人,依照朱熹理論,格庭前竹子。朋友格了三天,病了,王陽明格了七天,也病了。翠竹只是依依,並沒被他們格通。
陳覺遲《王陽明格竹圖》
二十六歲,感于邊警,又留心武事,讀盡兵家秘書。
次年,他卻又開始研究養生。這是因為,他精研兵書卻率不了兵,靜坐不得門徑,格物又格不通物理,其它讀書、書法的辭章藝能也不能滿足他。他空有一股天生的熱忱,卻不能抒發,只把自己煎熬逼仄得煩悶難當。
所以他病倒了,就開始鑽研養生之道,意興闌珊,只想出世入山。此後三四年間,他築室陽明洞,幾乎萬緣放下,一心道佛之學,只父母親人尚繫念于心。
但他畢竟非凡,不久又幡然有悟:“此簸弄精神,非道也……此念生於孩提,此念可去,是斷滅種性。”他所苦苦追尋的那種學佛學道,只是枯寂的頑空、死禪,而非真悟道。於是他又想回世間興起一番作為。
王陽明行書扇面圖片提供:北京保利
他來到杭州虎跑寺,有一位禪僧在那坐關三年,不語不視。王陽明喝之:“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和尚驚起。王陽明問,你有父母嗎,僧答,母親尚在。王又問,你有念頭嗎?僧答,不可能沒有念頭。王陽明於是指示他心的本質,僧人泣淚拜謝。
此後,王陽明重入政界,與弄臣劉瑾對抗。對抗不過,被下詔獄、廷杖四十,當場幾死。之後貶謫貴州龍場驛,做個小小的驛丞,時年三十六歲。
去貴州路上,劉瑾一路派人追殺,王陽明都警覺逃過。驚險途中,繞道福建商船,船上作詩《泛海》: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真是處亂不驚,胸羅萬象,一派灑灑麗麗。
王陽明行書圖片提供:北京保利
貶龍場,陽明成山人野人,萬山叢棘中,範土架木以居。心力交瘁,王陽明又罹大病,斯時斯境,迫絕已極。於是他做一個石棺,日夜端坐其中,以俟命絕,要把生死一事也一併拋卻。久而久之,只覺荊棘漸拔、胸中漸次灑然。
他了悟到,連對死亡的那種無盡的恐懼和疑惑,也只是心靈的一種造作,本非我有,如浮雲過眼,不必理他,我心本有之體,原是個無生無死。陽明自此豁然貫通,幾十年來的佛學、道學、儒學、朱熹格物之學,一一布列心間,一起收拾乾淨,如日出雲破,業盡情空。陽明大悟,自此發明了他“致良知”的學說,史稱“龍場悟道”。中國又出了一位聖人。
王陽明畫像
“聖人之學,心學也”這是王陽明立起的一面曠古絕今的大旗。
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複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則意誠。
《傳習錄》中的這段話,便總括了王陽明心學之“致良知”的大要。人心原本是個無礙無名的靈明之體,只因私欲妄念交織覆蓋,積而成習,從而不能彰顯其妙用。為學的工夫,便在於恢復心之本體。無論孔門四科、道家無為、還是佛家的戒定慧,都是為了使人心能夠正、能夠定、能夠明。
王陽明總括為“致良知”三個字,據此又引申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知行合一”、“事上磨練”的意涵,使得王門心學成為“靈丹一粒”、“正法眼藏”,成為集中了“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自古及今,信仰者紛至遝來,不知其幾多。
行書《客座私祝》六屏立軸
1527年,王陽明奉命征廣西。臨行前,讓學生侍坐天泉橋上,向他們傳授心學之最根本教導,史稱“天泉證道”。教導的內容,就是著名的“陽明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自此,陽明心學體系渾圓如日月。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為明為覺,都盡在這四句教中了。
出品人丨林育程
責任編輯丨程 香
值班編輯丨湯石香
文丨胡思
文章來源丨《古典工藝傢俱》2016年1 月刊
長按二維碼 諮詢詳聊
福建區域總代理
知上傳媒林先生
電話:18650056399
長按關注 每天一篇古典傢俱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