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三姐妹,大姐吳曉慧左,二姐吳曉貞中,小妹吳曉柔右,來自臺灣艋舺,以“無事三姐妹”自稱。2007年開始從事花、茶文化相關活動,2009年轉型為Caketrees挵花點茶工作室,開始策劃大型靜心茶會、茶道展演及教學。2014年,工作室結合吳爸爸的傳統活字版印刷成立無事文創商號。近年更深入茶文化活動策劃和藝術展覽,並不定期於海內外舉辦文化藝術相關的慢活工作坊,通過琴韻、行茶、花道,分享美好人生。
人的一生似乎從一開始就已經被規劃好了“應該”的既定生活路徑:要贏在起跑線,要念不錯的學校,要找份像樣的工作,要成立不錯的家庭……於是,很多人忙碌于生存,卻忘了要停下來,聽聽自己內心對於生活的真實渴求。掙扎于“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的狀態,即便能有暫時的停下,也會隱隱不安。
來自臺灣艋舺的吳氏三姐妹,也曾在生存與生活的抉擇中困惑不已。
吳氏小妹曉柔,最有體會。她的時間表總是滿檔——還在學生時代,就已經開始打四份工:清早在早餐店,下午在咖啡店,週末去花店,還為實驗室做賬。畢業之後,更是忙碌:同樣是清早出門,去花市訂花,然後上班,花藝授課,接案子……這樣連軸轉的生存,持續了五六年的時間。
就職于保險公司的大姐曉慧,原為電腦工程師的曉貞,也在各自的工作中,看著主管、同事的忙碌、加班,要賺錢,要買房,要結婚生子……
可,這也是我的未來嗎?如果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那它該是怎樣?吳氏三姐妹沒有在當時找到答案。帶著困惑,她們輕裝上路,想先去看一看別人如何生活。
行旅中,找到自己
三姐妹中的大姐曉慧,第一個出走臺灣。辭職之後,她以在有機農場當義工換得免費食宿的方式,奔赴歐洲,於陌生的國度輾轉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很多你平時習以為常的事情,原來可以很不一樣。”與來自不同地方的義工一起工作、生活,曉慧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體驗,“我們一起做菜,即便是很簡單的煎蛋,每個人的都不一樣。”
通過品茶,觀照自己的內心。
但在旅行中真正的“刺激”——途中所遇不少歐洲朋友對東方文化的興趣與瞭解,常令曉慧汗顏。在佛羅倫斯,女房東念的是《妙法蓮華經》;在威爾士,有位來自英國的女畫家每天都要打坐;去往瑞士,原本不缺義工的農場,只因為曉慧是佛教徒,便希望和她認識,還請教了很多佛法的問題……只是,曾在慈濟靜思精舍做早課時也希望躲去廚房幫忙的曉慧,面對這些問題,卻都不太懂。在佛羅倫斯的一間茶館,面對很喜歡茶的老闆對於陸羽《茶經》的請教,曉慧也面露尷尬……
“原來我對佛法與中國文化都沒有深入地認識。”曉慧自此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惡補。不只是茶道、佛學,回台之後的曉慧也拜師學古琴,靜心修性,以更好的自己,帶上古琴繼續遊歷,結識更多人。
由茶遇見自己,從品茗中回到初心。
而習慣帶著茶具和好茶一道出行的老二曉貞,兩年多的行旅,足跡遍佈馬來西亞、韓國、日本、尼泊爾、印度等,沿途中與路人分享一杯茶的清香,讓她對於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旅行時的茶會,特別能夠體會什麼是一期一會。因為茶會結束後,大家就會各奔東西,不知道各人會去哪裡,也不曉得會不會再碰面,所以大家都很珍惜和享受此時此刻,不去想過去、未來。”隨遇而安、因勢變通的茶會,讓曉貞感受到真正的靜心與喜悅。“其實在旅行中,到底茶好不好喝已經不是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大家在這過程中都很歡喜。”
茶好不好喝已經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都很歡喜。
在常常一年半載的旅行中,三姐妹感受著世界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也更深刻地體認東方文化的魅力。她們開始往內心觀照一個真實的自己。
挵花點茶,靜心慢活
2007年,Caketrees挵花點茶工作室在三姐妹艋舺老家成立。由原本就對花藝興趣極濃的曉柔牽頭,時常在她忙不過來時幫忙的曉慧與曉貞最後也一同參與進來。曉慧撫琴,曉貞烹茶、行茶,曉柔負責花藝,吳氏三姐妹將傳統的雅致生活方式實踐著,也將這種美好經驗分享給更多人。
2015年,無事三姐妹在臺北信義區開設了新空間。
工作室成立初始,吳氏姐妹常利用居住社區中的綠建築,開設花、茶的美學體驗課程。漸漸打開知名度後,她們開始接受來自各地的邀請,做花道、茶道等文化交流,把她們自身對於這些雅事的理解,帶往香港、澳門、美國、韓國、日本……
從一杯茶中,就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生活氛圍。每年都會到香港作交流的三姐妹,從一個小動作中窺見了香港緊張的生活狀態——“他們喝完茶把茶杯放回原位的速度是最快的。”曉慧笑說。
從一杯茶中,就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生活氛圍。
2012年年底,借由臺灣農禪寺水月道場落成的機緣,吳氏姐妹拉開了“一個人的茶會”十年計畫的序幕,於海內外和茶友們一起分享。所謂“一個人的茶會”,並非只有一個人,其實是一群茶客的體驗活動。“喝茶,其實已不是一般的茶藝,而應該是進一步的沉澱身心,由茶遇見自己,從品茗中回到初心。”曉慧說,“在一個人的茶會’中,我們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地靜下來喝一杯茶。”
“一個人的茶會”,並非只有一個人,而是一群茶客的體驗活動。
2014年,吳爸爸帶著艋舺老活版印刷手藝加入工作室,無事文創商號正式成立。引入活版印刷,是吳氏三姐妹對於老手藝流失速度之快的不安,也是她們對於慢活理念呈現的一份努力。
吳家,也曾是印刷世家,可早在二十多年前,吳爸爸就放下了這門受到新科技衝擊的沒落產業。幾年前,舅舅打來電話,說要把活版印刷的機器處理了。真心喜歡活版印刷成品的吳氏姐妹,這才意識到如若再不傳承就來不及了。於是她們和吳爸爸一起接過印刷機器,通過拜訪現下還會這門手藝的老師傅,開設排版工作坊與體驗課,用現代的方式、手法為當代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平臺,希冀讓更多人來聽聽老機器的聲音,感受舊日時光的氛圍。
留白的生活美學
該如何生活?何謂生活美學?多年親身感受古人怡情養性之生活四藝花、茶、琴、香的吳氏三姐妹有了全新的認識。“其實就是留白,也就是無事。”曉慧說,“當下的生活,其實本來就很美,但平常很少有人會注意到。現代人生活忙碌,眼睛一打開就忙著應付各種外來的事物。加上智慧手機的普遍,只要有時間空下來,哪怕是等車那短暫的留白,眼睛也會忙著搜尋手機上的各種訊息,一刻不得清閒,與自己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
在行茶的過程中去安靜地感受,其實就能給自己很大的能量。
“無事’,是我們工作室的名字,其實也是我們對自己的提醒。很多現代人都需要心靈上的一塊留白,可是不知道如何去找。它其實一直存在,你只要好好靜下來,給自己一段時間,比如好好泡一杯茶,在這一過程中去安靜地感受,其實就能給自己很大的能量。”這是一位元曾參與吳氏姐妹所組織雅事活動的英國女士與曉慧的分享,她回到英國後,每天早上都會給自己一段喝茶的時光。
靜下來,去感受世間各種美好。
一次去紐約分享花藝的經歷,也令曉慧印象深刻。“那時開設的花藝課,有小朋友來參加,我們不只是教插花,而是讓他們去花園,去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去觀察花,感受美。”那堂課程結束之後,一位美國的媽媽依然步履匆忙,可是她四歲的小孩卻拉住媽媽,說你慢一點,你看路上有一朵花很美。“最後,他們一起慢了下來去欣賞那一朵花。”曉慧很開心地說,“無論茶道、花道,其實都只是一個媒介,這個道’到底在哪裡,我們不一定清楚。其實我們只是借由這個媒介找到內心的自己,回到內在,想要認識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