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光的《象外》,以花之名

關於
藝術家
我叫樹光
通常在相似相續的日子,
或平淡無奇的時辰,
想見樹的汁液向上生長,
而根的部落,和光明融成一片。
我傾聽自己的世界,一段宇宙,一段生命。
我發現類似光的音樂,就是我的部分,
或全部。
個展
2022年 「顯像的綻出」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 廈門
2022年 「萬物生」 樹光美術館 / 福州
2021年 「見無所見」 蘇州本色美術館 / 蘇州
2019年 「舞臺」 樹光空間 / 福州
2018年 「面孔」 人生影像空間 / 福州
2018年 「研幾」 壹若美學空間 / 福州
2017年 「無名的能量」 烏普薩拉203美術館 / 瑞典
2017年 「澄影」 ANAF空間 / 福州
2016年 「藝術重構生活」 福建工程學院設計學院 / 福州
2016年 「流動的色塊」 JC時尚空間 / 福州
2015年 「見所未見」 品SALON藝術空間 / 福州
/01 實驗性的攝影語言
©ShuGuang 樹光美術館
大約是從2019年開始,樹光有意識地把花卉植物作為攝影創作的一種物件,並持續創作出一系列的作品。
是什麼引導他把創作的熱情投注在此,這是連他本人應該也無法具體分析,也不甚重要的。有內在自覺的藝術家,總是孜孜以求各種題材,為達成自己的表達,亦或就一種內心探索的滿足,不斷尋找,貪如饕餮。而對於旁人,去欣賞他已然完成的作品,倒是可以稍加理性分析,以期更好地與眼前所見作品,與背後的創作者,達成超越物理時空的精神共振。
義大利展覽作品
©ShuGuang 樹光美術館
花卉植物是最早被人類選中,用以抒發內心情感的媒介之一。
在中國藝術史中,最早可追溯到河姆渡彩陶上的葉紋,在此之後,就一直是中國畫的中心題材,經過歷代藝術家的不斷創作與發展,乃至很早就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科。
中國人不斷為其注入思想與情感,它又不斷反哺影響中國人的物質與文化生活。這種以花卉植物為中心的文化傳統,成為中華人群精神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ShuGuang 樹光美術館
古代漢語中,“華”就是“花”,可見一斑。是無意的精神傳統召喚,還是有意的精神探索呼應。
總之,三十五歲之後,樹光越來越自覺從傳統中尋找給養和安放,用了自己實驗性的攝影語言,續接了這個傳統。
/02 具象和抽象的邊界
不復存在
到了宋代,創作者已經明確把主觀感受植入花卉植物的創作,花中從無我到有我,從追求形象到追求詩意,“草本敷榮,不待丹綠之采”,人們已經開始不再求“忠於真實的自然景物本身的色彩的塗繪和線形的勾勒了。
”如何借助花草,傳達出藝術家主觀的心緒觀念成為了主導的追求,直至今天。漫長時間裡,藝術家在此追求主旨之下,不斷探索各種實現路徑,中西方皆如此。
19世紀,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内創作了享譽世界的睡蓮系列油畫,捕捉了一年四季變幻不定的自然光線,使畫面中的花進入夢境般的狀態。上世紀初,美國藝術家喬治亞·歐姬芙描繪花的微觀形象,走到抽象的邊緣,把對花卉的創作帶入現代主義藝術。喬治亞·歐姬芙之後,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花朵,絲網印刷手法賦予了花朵更強烈的主觀意識,花的原始面貌已不復再現。
©ShuGuang 樹光美術館
到了樹光這裡,他延續了這種“非象”的探索,更徹底自覺地拋棄了我們視覺通常意義上的“具象”,用超越肉眼的微距,用長時間的曝光、重複的曝光、高參數的對比度、模糊與抖動,這些藏在數碼相機內部的技術程式與藏在創作者心手中的主觀意識的不同組合,不斷拓展“象”的邊界。他甚至認為,具象和抽象的邊界也不存在。
正因為此,樹光把他這一系列以花卉植物為物件的攝影作品名為《象外》,物象之外,意境超乎常法。突破了象的局限。
©ShuGuang 樹光美術館
這一系列的作品,有些“花”尚有些許“跡”可尋,有些完全融入生成的畫面色彩之中,在他鏡頭下,這些無象之“花”變得神秘、夢幻、深邃,仿佛宇宙深處,充實而有光輝,引人神思,觀者也由此獲得了更大的心靈激蕩的自由。《文心雕龍.神思》說,“夫神思方運,萬塗競萌,規矩虛位,刻鏤無形。登山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
/03 從一朵花看到一個世界
喬治亞·歐姬芙曾為自己創作的“花”做過一個直率的表達,呼應了她的時代之病,“這些花兒通常是這樣小,小到人們無視它們,我將它們畫得大大的,那正是我之所見。這些花兒大到令人驚奇,驚奇得引人注目。你不得不來看它們,我要讓忙碌的紐約人花時間來看這些花兒。”
到了樹光這裡,他的精神指向又是什麼?
©ShuGuang 樹光美術館
總體來說,樹光《象外》系列,從色彩和韻律上,是典雅和安靜的。它幽邃但不陰暗,斑斕卻不喧囂,它雖然用今日之技術與意識破了花的“象”,但創作過程並不遵循理性,呈現的畫面結果也不導向怪異與熱烈,而更多地引人接近本源的宇宙之心,天地之韻律,進入生命自然冥想之境。
他在多年閱讀中國傳統哲學和佛教典籍之後,在生活上更加趨向自處之後,也更加冷靜地旁觀“人”、人構建的“社會”,以及人創造的“文明”。
©ShuGuang 樹光美術館
它們無不日趨精巧,但也日失“本真”,反噬及人的結果就是,我們已經很大程度上忘記了人人都有著“從一朵花看到一個世界”的能力,要你時時記得“人”的本體神性,要你相信,世界理應存在非智巧所能達到的美與力量。
這也許是樹光《象外》所期望給到的。
撰文|林葉
作品|樹光
編輯|程香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