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北宋初,景德元年1004年,來自江西昌南鎮的貢瓷得到宋真宗賞識,遂以皇帝年號為名置景德鎮,沿用至今。
那時的宋真宗或許無法想像,一千年以後,世間鮮少有人記得宋真宗和他僅僅使用四年的景德年號,他賜名的景德鎮,卻以後人不斷燒造下去的陶瓷,窯火世代相傳,生生不熄。
然而,所有的輝煌和燦爛都已歸於歷史。千年過後,景德鎮為何仍舊窯火不熄?當下景德鎮活力的源泉來自何處?為什麼有源源不斷的外地人來到景德鎮,心甘情願地成為“景漂”?
2019年秋天,我和我的夥伴們數次深入走訪景德鎮,從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中,看到景德鎮仿佛提供了一個五彩斑斕的童話世界,讓訪客自由進入。她關照疏離群體,每個人都願意為自己的角色信仰而努力奮鬥,每個角色都有獨立飽滿的個性,並且帶著各自原生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生活中的所有美好、殘酷、痛苦、糾結、掙扎,以及渺小和偉大,景德鎮的人們都以最尋常的樣子平鋪給你看,最終編織在一起卻能讓你感到溫暖和希望。
本文節選自《美在中國》雜誌《走,去景德鎮吧!》專刊,如需購買請見文末。
走,去景德鎮吧!
談起景德鎮,有人說這裡“土洋土洋的”,有人說就像一個巨大的成年人狄斯奈樂園,有人說這裡是個大泥坑,一不小心就掉進去然後出不來了。
可我覺得,景德鎮之所以有能吸聚世界能量的魔力,是因為這裡處處流淌著這個時代缺失的溫度。
兩個月採訪下來,我們接觸到了各種各樣做陶的人、年輕的創業者、藝術家、傳統手工業者、生意人、各國駐地藝術創作者、各種大師,他們大多是生活在這裡的“景漂”群體。
《美在中國》景德鎮專刊實拍
令人驚奇甚至說讓人羡慕的是,幾乎人人都是創業者,他們在當地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著自由、舒服的生活,生活方式簡潔而高效,佛系又浪漫,創造出來的東西自然而然也貼近生活和生命所需的溫度。
這種隨處彌漫的人間煙火氣和充滿魔幻感的溫度,的確太令人迷戀了。
從我們作為外來闖入者的角度來看景德鎮,發現不管景德鎮對陶瓷的表達有多神秘,水有多深,產業鏈有多完整,手工業有多神聖,最終的落腳點仍舊是一個又一個的人——而且是一個又一個普通的、可愛的、有趣的人、偉大的人。
攝影師程世達老師正在閱讀本期新刊
新刊趕在新年前出版
最終我們呈現的專題,也以形形色色的人為切入點,從一個個不同切面的人打開景德鎮,進入景德鎮,或許也不失為一種更有溫度的打開方式。因為千年窯火的燃燒,背後站立的,始終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人。
這些局部的、切片的探訪,一定不能呈現全部景德鎮的魔力,我們只是盡了我們的全力,與這裡一切能找到的有趣的靈魂深入相遇,然後記錄下來。
因為,這個世界總還要有人把童話一直講下去的。
0
1
對話
2019年8月26日,一份由國家發改委、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印發的《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明晰著“瓷都”景德鎮,作為國內首個文化旅遊類試驗區,正迎接著全新的發展機遇。
未來的景德鎮,被寄予“兩地一中心”國家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遊目的地,以及國際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的期待,在傳承的基礎上,走向現代化,也走向國際化。
而所有這些嘗試,如今已在陶溪川中“孕育”著。為此,我們來到這裡,對話景德鎮陶瓷文化旅遊發展集團董事長劉子力,深入瞭解陶溪川,也認識一個關於景德鎮未來發展的可能。
0
2
景漂
開放、包容、活力、便捷,問及在景德鎮中生活的許多“城市外來者”,這是幾個被大頻率提到的關鍵字。
窯火千年不斷的“瓷都”,有著令人豔羨的制瓷業資源,並以開放的“服務”姿態,包容來自各地的陶藝創作與愛好者。很多人為它而來,並在這座城市紮根;很多人還是離開,卻仍會一再到此。
0
3
市集
2005年景德鎮樂天陶社的創辦,及其隨後帶來的諸多“舉措”,被許多青年一代陶藝家視作改變景德鎮的一次“革命性節點”。
同為陶藝家的樂天社長鄭禕,是被這座小城獨具一格的陶瓷技藝所吸引而來。她帶來了樂天陶社,建立起國際藝術家駐場項目、陶瓷教育中心、創意市集……她為“傳統”的景德鎮打開了一扇“現代”的視窗,並為其在許多“可能”上都起到了帶頭與示範作用。
僅以樂天陶社創意市集為例——聚集“年輕力量”的市集,包容著無數可能,自2008年在雕塑瓷廠生髮,帶給景德鎮不同以往的活力,也帶動著這座城市“市集”文化的發展。
0
4
遊心
景德鎮有太多讓人留下的理由。
承載著千年榮光,關於陶瓷的一切,這裡已累積了漫長的歷史,令人驕傲而受益無窮。但它也是謙遜而自由的,它願意給予不同意見發聲的機會,並著意營造可以實現與展示的平臺。它在厚重中沉澱,也在開拓中成長。
而那些被吸引留在景德鎮的人,正在用他們的不同方式,創造著更多令人來到這裡的理由。
0
5
尋逸
景德鎮是座小城,去哪裡也不過十來分鐘的時間。因此,“呼朋引伴”在這裡,是尤為容易實現的日常。由之而生的人情往來的“便利”,不論對這裡土生土長的人,或是外來者,都極為友好。
若是專意清靜生活或工作,尋個都市巷弄深處,甚至遠離市區的山野,不用太“深”,亦不會太“遠”,就可自得其趣。進可城市現代,退有山林自在,景德鎮的影響“深遠”,或也在此。
遊走在這不大的城裡城外,我們找尋那些“隱逸”的有趣靈魂。
0
6
新勢
如果,這裡全是一眼即知的“青花”,如果,這裡都是面目相似的瓶碗……那麼景德鎮,或許不會成為令越來越多人喜愛的可愛的景德鎮。
置身於此間,能找到的早已不只是滿街的仿古瓷。來自各地的千千萬萬陶藝家彙聚於此,呈現出深具各自特色的、關於陶瓷的當代表達。甚至,不只是陶瓷。
景德鎮的包容,總是如此溫柔。我們尋訪此中的新生代手藝人,講述他們獨特的創作。
0
7
形色
這裡千年的巷弄裡,還有真實的煙火;這裡百年的作坊、老廠,還在“悠閒”的營生;而帶起里弄、作坊的瓷窯,正經歷著保護與重生,它能帶來的,也不會只有過去的輝煌。
代代延續的生活,在景德鎮從未遠離。傳統與現代,也在這裡並存發生。這一次,我們不設想未來,我們在記錄著的,是此時此刻景德鎮的模樣。
0
8
洋漂
近年來,在數量不小的“景漂”群體中,增添了更多來自國外的藝術家力量,他們被稱為“洋漂”,在享受景德鎮便利的同時,也為這裡帶來了新的風景。
以打造世界藝術交流平臺為使命的陶溪川景德鎮國際工作室,於2015年底正式對外開放。短短四年時間裡,這裡以齊全的陶藝設備與豐富的陶瓷原料,搭建起國際駐場平臺,接待了近兩百位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到此創作、生活。
展示分享,講座交流,異國的文化與創造,許也在無形中,助益著這座城市的繁盛。
內容有編輯和刪減
出品|《美在中國》
撰文|程香、吳少菊
攝影|程世達、程香
UCN、山人小小、鄭三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