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非石”中國生活藝術展:談談賞石文化給予當代生活的藝術活力

其實這場展覽4月中旬已經落幕了。
此前我在策展人智吉先生的朋友圈見到一些他分享的現場,保持著觀望和興趣,但因始終未能親臨現場觀展,想寫點什麼發一篇文章也覺得缺一些體驗感。
4月底,再次看到智吉發的一組照片,打動了我:
“石非石——中國生活藝術展”
3月26日-4月14日
北京國家大劇院
有些退藏的老粉絲已經關注到了我們定位的變化。從三四年前單一地談中國傢俱,到兩年前跨界談藝術收藏和文人空間,並著力傳播東方美學,傢俱的角色越來越淡,美學的分量越來越重。
這或許與我個人的喜好和觀念的改變有很大關係。
在過去十年對中國傢俱市場的採訪和關注當中,特別是最近三年裡,有越來越多的展覽變有趣了,有越來越多的人玩起跨界了,做傢俱的普遍開始玩空間了。
時代發展到今天,單一玩法未免顯得過時和單調,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識和審美,新老混搭,中西跨界,玩出品味和高度,才是當下的新方向。
從這個角度看,策展人智吉今年在國家大劇院策劃開展的《石非石—中國生活藝術展》,符合我對一個好展覽的認知和標準。
是以,最後還是決定在退藏發一發這場已經落幕的展覽。是回望,也是啟發:中國觀賞石文化到底可以給予當代生活什麼樣的藝術活力?
這個話題適用於傢俱和任何一種古董門類。
以下是展覽現場回顧:
“石非石——中國生活藝術展”
3月26日-4月14日
北京國家大劇院
策展人智吉佘文濤在展前寫道:
天然石頭從大自然中進入到園林和室內,是完成“從一件自然物到藝術觀賞”的過程。歷代文人雅士愛石、賞石、玩石甚至癡石……也同時展現了中國文化與自然互融為一體的審美獨特性,它是中國式哲學觀的體現。
賞石的過程,也是藝術生活化的一個側面。人與石靜觀默察的審美互動,時空在當下中融解,石成了天地宇宙的代言,也是人心情志化的寄體。人因石,精神上變得更為獨立自足,而靈魂也隨著上升到一個新的維度。
策展人智吉佘文濤
“石非石—中國生活藝術展”2019展覽現場回顧
“石非石—中國生活藝術展”將以三次展覽每年一展為系列組成一個整體的大展覽。意在持續地推動社會大眾對天然觀賞石藝術品的賞美認識,並將之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中。
本次展覽,1000平方米的空間只展現48方精選的觀賞石。同時融入當代藝術家、工藝美術師、設計師以石頭為靈感創作的作品。充滿古意的書齋場景表達,與未來感強烈的多媒體互動體驗裝置,從時空維度上表達中國人精神世界的種種可能性。
石頭僅僅是石頭嗎?當代賞石,可以有更多維的角度和想像。
文字|程 香
圖片|石非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