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者,漢字書法之礦藏,
其域可拓至世間諸地、諸氏族之文字、符咒、術圖;
象者,宇宙萬有之量場,
其際屬無窮無止,
深邃浩瀚,萬物同居、萬種共盟。
/
漢字是一種資源 稟賦龍族 蔭翳裂合;
漢字是一座橋樑 擺渡中外 嫁接視覺;
漢字是一個立場 葡匐其壕 蠡測諸鄰;
漢字是一洞時空 藏天貯地 同構萬有。
—— 節選自 魏立剛《書象賦》
4月27日,成都知美術館開年大展魏立剛《萬物》開幕。先來刷一波我拍的現場圖:
美術館建築由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
隈研吾大量運用了中國瓦,在光影之下,投下的方塊與此次魏立剛的“魏氏魔塊”形成了很多巧妙的共鳴和呼應,建築師與藝術家儼然在進行某種隔空對話。
展覽現場
這是知美術館繼2018年公開亮相後的第三個大展:
2018年4月26日,知美術館以“開”為題,攜九位藝術家,為公眾帶來一組具有鮮明風格的作品,呼應“知”的建館使命,並以“開”展慶祝開館儀式:
知美術館2018 以“開” 展拉開序幕
2018年9月23日,知美術館又以“幻”為題,展出20世紀重要已故香港藝術家陳福善大型藝術回顧展,這是知美術館在「東方美學現代性及當代性」之學術探索上的首個展覽:
知美術館2018 “幻” 陳福善回顧展
一年後的四月底,又一個春暖花開,萬物生長的季節,知美術館再以“萬物”為題,推出藝術家魏立剛的書法大展。
此次展覽,以當代書法的角度切入,持續探討東方美學的當代語境,對當下的中國藝術如何進入全球視野,與西方共鳴互動,做了一系列善意且有益的探索。
論壇現場
開幕當天下午,知美術館在三樓主展廳舉辦了一場名為《從書法出發:從魏立剛看更廣泛的東亞語境下的現當代藝術》的交流論壇。
論壇由知美術館館長王從卉主持,邀請了法國賽努奇博物館、中韓藝術收藏首席策展人Mael Bellec發表了主題演講,從西方視野對東方藝術的看法做了生動直接的分享。
中國西南嶄新文化新地標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知美術館是何方神聖?
去年11月,退藏曾專門推送過一篇相關文章戳藍色字查看全文:知·美術館,當隈研吾請光、風和氣味從建築的細小間隙進入時。
知美術館位於中國成都新津老君山腳下,總建築面積為2353平米,於2018年4月開放。
知美術館由隈研吾先生設計
美術館建築外形內斂、極具禪意,由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運用流水、瓦片等東方元素,使建築與自然有機相融,空靈寂靜,動靜相宜,盡顯生生不息、道法自然的東方哲學。
知美術館旨在當代藝術的國際化語境中,探討東方美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開館一年以來,知美術館正以每一場扎實而又滿懷誠意的展覽,不斷刷新自己的履歷,漸成中國西南部嶄新的文化新地標。
魏立剛是誰?
知美術館以“萬物”解密
嚴苛的書法評論家白謙慎先生對魏立剛的傳統書法功力及其當代性的探索所引發的可能性給予極大的認可。
白謙慎認為魏立剛是繼十七世紀傅山之後,又一位書法奇才。
《刻符·金器》,2003,墨、丙烯、刀刻、紙板
54.8 x 39.2cm, 亞洲私人收藏
《藕堂-黑銀》,2006,宣紙、墨、丙烯,96 x 180cm
亞洲私人收藏
白先生有言:
“傅山留給後人的書法,除了那精到的小楷、古拙的隸書外,便是那跌宕恣肆的狂草和奇崛詭秘的大篆。而魏立剛則是傳統營壘裡殺出來的驍將。對中國書法、特別是對它的草書的精神有著深刻的理解……千奇百怪,幻化無窮,殊有魔’力。如果把魏氏魔塊’放到中國的當代藝術的背景中去觀察,我們或許對其意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文字書寫既是手工的,又是觀念的。”
而此觀念又迥然不同于徐冰、谷文達等以書法形式、文字概念進入國際當代視野的符號學觀念系統的創造方式。對漢字之“象”與書法之“美”的認知相容是理解魏立剛創作觀念的前奏。
《龍山艋,鳳簫曲》,宣紙、墨,2016,474 x 145cm x 2
藝術家私人珍藏
《萬物察-春》,2015,布面丙烯,205 x 300cm
BAO 私人收藏
《蝶穀 1》,2007,宣紙、墨、丙烯,68 x 135cm
BAO 私人收藏
《水邊鷗婷 檀香鑪龍松澗舫齋 煙霞村簫》2018
宣紙、墨、丙烯,248.5 x 125.5cm x 2
BAO 私人收藏
對大部分中國藝術家而言,書法與漢字,既是寶藏,亦是深淵,更是沉重的包袱。或缺乏深厚的積累、只圖臨時起意,描摹形似;或只能擬古臨帖、難破藩籬。魏立剛功底深厚、大膽開拓,對於中國傳統水墨及書法藝術做出了非常徹底的當代回應。
知美術館館長王從卉的觀點認為:魏立剛個案的複雜性在於,把漢字母語帶入世界文化交往中的博弈,將漢語書法放在國際當代藝術語境下的陌生閱讀。
在研究魏立剛個案中,知美術館研究團隊將帶著以下問題:
如何系統地瞭解傳統書法、深入現代書法並探究其接入國際當代藝術語境是否能走通?
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內容根基的當代藝術內在生成機制是怎樣的?
魏立剛啟示了怎樣一種開放的中國書法史?中國當代藝術史?
魏立剛在繼承傳統及創造新語言中遇到的困境與失誤具有怎樣的啟發性和普遍性?
魏立剛的美學特徵有哪些東方性?
魏立剛的圖像志有什麼價值?
展覽現場,王從卉向媒體和來賓導覽
館長王從卉在開幕式上向來賓坦言:“我們所作的工作是將藝術家艱難而充滿不確定性的探索之路真實的、完整的呈現出來,包括那些鮮明的成就、隱秘的奇跡和明顯的失誤。我們也渴望通過這種批判並啟發式的展覽方式,對更多的當代藝術家在傳統美學的當代探索之路上所遇到的各種疑惑、困境、彎路給出積極回應,並希望能形成真誠和深遠的討論與共鳴。”
而魏立剛,無疑足夠複雜而具有爭議,足以帶來討論與爭鳴譜寫的“東方與當代”的交響曲!
關於魏立剛
魏立剛,生於山西大同。被書法評論家白謙慎先生稱為“傅山后400年又一位書法奇才,是傳統營壘裡殺出來的一員驍將”。魏立剛畢業于南開大學數學專業,書法師承書法家李鶴年、王學仲及孫伯翔。90年代定居北京,進入當代藝術創作至今。
在近三十年的藝術探索中,魏立剛一直在打造一種基於漢字線條和空間結構的視覺語言,以容納人類當代知識和存在的複雜性和寬廣性。其作品“魏氏魔塊”對漢字進行解構又融入圖像元素,回溯象形文字本源,為中國當代藝術中最早的個人視覺語言系統之一。對於中國傳統水墨及書法藝術做出了非常徹底的當代回應。
創立國際書象學社,積極開拓現代書法的教育與推廣,建立極具個人風格的現代書法學派及書法理論。
▼
魏立剛:萬物
/
開幕及晚宴:2019年4月27日
憑貴賓邀請函入場
公共展期:2019年4月28日-8月18日
公眾開放時間:週三至周日10:00-17:00
門票:30元
定制退藏展覽專文,微信諮詢:shuangyu_love
▼ 閱讀原文,有退藏推薦的茶器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