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藏品大多是收藏家自中美間的竹簾’掀卷後所能收藏到的種類,許多傢俱不僅在中國境外從未見過,甚至未曾被西方收藏家所想像過。
洪氏收藏代表了上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所能收藏到的各類最佳、最饒有趣味的木器。……無論從數量或品質上看,均堪稱奢華。”
作出上述判斷的,是美國傳奇古董商兼收藏家、被奉為“中國古董教父”的安思遠。
“洪氏收藏”則指的是香港知名藏家洪建生所典藏的中國古代傢俱,他們的這一系列收藏,被認可為“是亞洲遠近馳名且品種最為齊全的傢俱收藏”。
安思遠
洪建生
上世紀80年代,由於在企業經營上取得成功,洪氏轉而關注起藝術品來。限於當時的資金實力與收藏市場現況,他們在最開始決定購藏體系時,犯了難。直到在友人家見到幾件造型優美的明式黃花梨傢俱後,他們才終於找到了方向。
那時的香港,正值收藏中國傢俱的最佳時機。
洪氏很快便通過有限的重要著錄的學習,往來古董店、拍賣行親看、購藏實物,在一些行家前輩和拍賣行的專家幫助下,漸漸積累起一些重要的中國傢俱珍例。
而為洪氏收藏體系助益最大的便有安思遠。
上世紀90年代,在洪氏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傢俱收藏時,有朋友介紹安思遠前來幫忙掌眼。
這一次見面,奠定了後者與洪氏之間維持了二十餘年的好交情,以及為他們提供許多關於收藏的良言建議。
1995年,安思遠為洪氏整理出版了《洪氏所藏木器百圖》上冊,並於2005年出版了下冊。
1995年,在檢視了洪氏收藏的百件明清傢俱精品後,雙方就為這一收藏著錄出版的想法不謀而合。
“年青的新朋友,古老的舊傢俱,我再次沉浸於此,其樂無窮。”安思遠稱。
他對洪氏典藏傢俱的讚美與分析,也留在了這本名為《洪氏所藏木器百圖》的圖錄中,並於十年後的2005年出版了下冊。
精美的傢俱實例,簡練的文字分析,使這一本圖錄成為許多傢俱愛好者與收藏家的重要資料。
近年來,圖錄中的洪氏收藏陸續出現在幾家大拍賣行中,以“量少而精”的形式上拍,無論參與經典專場或是獨成專場,皆受矚目,不論是大件的椅凳、桌案、床榻,或是箱盒等文房小件,皆有不俗的表現。
洪氏舊藏
17/18世紀 黃花梨圓角櫃 一對
佳士得香港2017年秋拍“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
成交價:RMB 3072.11萬元
洪氏舊藏
清康熙 黃花梨獨板架幾案
嘉德香港2013年春拍“洪氏珍藏明清古典傢俱集萃”專場
成交價:RMB 1890.71萬元
仔細翻閱《洪氏所藏木器百圖》,還能找尋到一些極為罕見的驚喜實例。
著錄於圖錄上冊中的來自清康熙早期的一對“黃花梨圈椅”,與一對“紫檀圈椅”編號分別為19、20,便是其中典型。
清康熙早期 黃花梨圈椅一對
高90.2cm,寬62.9cm,深58.4cm
出自《洪氏所藏木器百圖》,編號19
圈椅是經典的明式傢俱椅型。
多接圓材攢接成的如馬蹄倒扣的弧形椅圈如何處理,是一件圈椅可大做“文章”之處,而連結椅圈與椅座的靠背板,亦然——這裡也常常成為一把圈椅的重要“識別區”。
而《洪氏所藏木器百圖》中的這兩對圈椅,卻是特例。
它們延續了圈椅大多光素、且用圓材的造法,椅圈部分則選擇了目前傢俱實物中,較為少見的至扶手處一順而下、不出頭而與鵝脖相接的做法。
最為特別的,是它們不同於一般圈椅的“靠背板”的處理——一般用來支撐扶手的S形聯幫棍在此處作為立柱取代了常用的靠背板,“實為別具匠心的設計”。
清康熙早期 紫檀圈椅一對
高90.7cm,寬63.5cm,深57.2cm
出自《洪氏所藏木器百圖》,編號20
在《洪氏所藏木器百圖》成書之際,安思遠先生稱這兩對圈椅是他所僅見的此種設計的兩例,可知其難得。而放眼當前的公開出版物與拍場,也幾無所見。
較為可靠的一例,出現在紐約佳士得2014年3月拍賣會的“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中,這對“17/18世紀 紫檀直欞式圈椅”在當時以108.5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65.6萬元的高價成交。
17/18世紀 紫檀直欞式圈椅 一對
高91.7cm,寬63.5cm,深58.1cm
“世界各類傢俱發展史中,唯獨中國傢俱有圈椅形設計,二十世紀傢俱設計師從中得到啟發,創作出各種現代椅具,為人所知。”伍嘉恩語
作為一直備受推崇的制式,各式圈椅至今仍被大量生產,並得到廣泛應用。對於上述這類罕見的圈椅,卻仍然難尋。但其椅圈的自然流線與椅背S形立柱的設計,都令這類圈椅更顯柔婉自然,從而也更具美感。
退藏今日推薦的便是一款複刻自《洪氏所藏木器百圖》中此類特殊制式的圈椅:
圈椅通體圓材無雕飾,考究的椅圈,扶手不出頭而與鵝脖相接。
椅盤下用羅鍋棖加矮老,正側面各兩根,後面則為牙條。“步步高趕棖”的設計,除後面一根外,其下皆安牙條。
除在材質、尺寸、底部牙條與洪氏舊藏略有所別之外,同樣是別具匠心的精製呈現。
知名拍賣與古董專家羅梅生Lark Mason先生曾在言及中國傢俱時語帶深情:
“在西方,傢俱猶如舞臺上的佈景,隨著戲碼、演員更替。在中國,即使演員變換,舞臺上的佈景依然。至少不會在劇終前把所有的佈景都變到面目全非。
木是有機質,容易損耗並留下痕跡。這些積印記錄過去的活動歷史,驅使我們去尋幽探秘。為什麼中國傢俱如此令人著迷?是設計、材質和造型讓時空凝聚,交替延伸,繼續傳承。”
追尋一件經典中國古代傢俱,是尋味探知的一段旅程;而與一件經典制器,共同寫下伴隨經歷過的那些“歷史厚度”,又是另一番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