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賞石盆私人收藏
▼
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與清淨著實沁潤心脾,
引人入境。
坐石聽泉,憑欄賞花,
或信步曲廊,或伴清茗一盞,月下撫琴一首。
實在是令人息躁汰濁,
塵襟頓滌,並且孕育出探幽山林的審美心理,
引人心靈歸於淡泊寧靜。
“坐忘”宇宙人世的一切,而達於“無待”之境。
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存在天人感應。悟道,是對存在於天地之間終極真理的悟覺。
元 陸行直 《碧梧蒼石圖》,故宮博物院藏
唐 孫位 《高逸圖》
“天人合一”乃古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這也是中國古代數千年的主導文化,是中國哲學、美學等思想的基本精神。此思想直接影響了古人對山水自然的態度,以及追求自然與人契合無間的精神狀態。
石為雲根,山,最接近天的地方。三山五嶽,世外仙山,神仙隱士之所,歷來為古人所神往。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宋史》有記載花石綱即發生在宋徽宗年間,當時指揮花石綱的有杭州“造作局”、蘇州“應奉局”等,奉皇上之命對東南地區遍搜奇花異石,運往東京開封。
這些運送花石的船隻,每十船編為一綱,從江南到開封,沿淮﹑汴而上,舳艫相接,絡繹不絕。後曆金元,直到明、清,賞石一直為世人所推崇,上至天子大夫,下至文人雅士,平民百姓無不爭相搜尋栽植。
庭園賞石種類繁多,主要包括太湖石、英石,靈璧石、鐘乳石、筍石、珊瑚、以及其它地方就近採集的地方石種,還包括人工雕鑿的大理石、魚籽石等地方石料。宋代杜綰所撰《雲林石譜》按產地記述包括文房賞石在內的賞石達百餘種。
元 石幾可園藏石
“石有族聚,太湖為甲”,那便以太湖石舉例,早期的太湖石多產於江蘇太湖之湖底,因水的侵蝕作用和風浪衝擊而坳坎遍佈,石穿空洞,怪異奇絕,採石者攜錘斧潛入水中,開鑿獨立後縛以巨索,浮大舟,設木架,絞而出之。
至宋代,資源枯竭,便開採湖中沉積的太湖石,因旱石不甚玲瓏,故先人工雕鑿出其型,後置於湖水中,利用湖浪之力使其潤滑自然,南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載:“土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刻,置急水中舂撞之,久久如天成”。由此可見,古人尋石之艱辛與執著,才會出現米芾得遇一石而欣喜若狂之情境!
“室無石不雅,園無石不秀”,美乃天成,自然造化。
自宋代米芾提出“瘦”“透”“露”“皺”的審美情趣,到明代林有麟的《素園石譜》,賞石之審美情趣逐漸被剖析、延變。
石之審美,人人竟皆不同,但無不追求“天人合一”之思想,無論何種石種,萬千造型,亦或人工雕鑿成石皆為古人精神之寄託所在。皇親貴族、文人雅士均喜與之命名並賦詩詞題跋於上,千古留存。
冠雲峰 留園
天下名石有如蘇州留園之“冠雲峰”,相傳為宋代花石綱遺物,高6.5米,為現存江南園林中最大一塊太湖石,清秀挺拔,冠絕天下。中心水池名浣雲沼,周圍建有冠雲樓、冠雲亭、冠雲台、佇雲庵等,均為賞石之所。
玉玲瓏 豫園
玉玲瓏置於上海豫園玉華堂前,高約4米,玲瓏剔透,極具太湖石皺、漏、瘦、透之美。
此石是宋徽宗當年在首都汴京建造花園艮岳時,從全國各地收“花石綱”因故末被運走的“艮岳遺石”,據說如以一爐香置石底,孔孔煙出;以一盂水灌石頂,孔孔泉流。
千百年來,玉玲瓏幾易其主,歷盡風雨滄桑,清末文士秦榮光曾在《上海縣竹枝詞》中這樣讚美道:“玉玲瓏石最玲瓏,品冠江南竅內通。花石綱中曾采入,幸逃艮嶽劫灰紅。”
青芝岫
北京頤和園樂壽堂院內,有一塊臥在漢白玉石座上的北太湖石名叫“青芝岫”,長8米,寬2米,高4米,重約二十幾噸。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曆皇帝去西陵祭祖,遇見此石,感歎大石的雄偉和其不凡的經歷,於是命人將石運到正在修建的萬壽山清漪園頤和園前身樂壽堂前,取名為“青芝岫”,並作青芝岫詩及序:
“米萬鍾《大石記》雲:房山有石,長三丈,廣七尺,色青而潤,欲致之勺園,僅達良鄉,工力竭而止。今其石仍在,命移置萬壽山之樂壽堂,名之曰青芝岫,而系以詩。”
由於多年風化,現在“青”字已脫落,“芝岫”二字還清晰可辨。乾隆的《青芝岫詩》也還殘留于石上,東側的“蓮秀”,西側的“王英”,以及汪由敦、蔣溥、錢陳群等朝廷重臣的題字均清楚可見。
每一塊賞石都有自己的一個故事,愛石之人與石結緣,千百年相知相識,以情相寄。“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恰似白居易的一首《太湖石》,通過對太湖石的外貌特點的描述,詠唱出此石的不凡氣勢,在感悟中借此抒發了詩人自己的知遇情懷與理想抱負!
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嶔崟。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
嵌空華陽洞,重疊匡山岑。邈矣仙掌迥,呀然劍門深。
形質冠今古,氣色通晴陰。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沈沈。
天姿信為異,時用非所任。磨刀不如礪,搗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萬金。豈伊造物者,獨能知我心。
——白居易《太湖石》
明 賞石 孔廟
古樹遒勁而生,樹下疊石成桌,異形蒼古,四面散落石墩,上坐文人高士,對弈或吟詩品茗;旁置石幾,插花其上,亭榭幽靜,曲水流觴。古人追逐園林而求隱世,居園林中以求自然,在樸素自然的園林石制傢俱中陶醉賦閑,達到“天人合一”之境!
明 高束腰漢白玉瓜棱型案上賞石盆瞻源藏石
以松石為友,與琴書為伴
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與清淨著實沁潤心脾,引人入境。
清代李鬥在《揚州畫舫錄》中寫道:“汲水護苔,選樹編籬,自成園落,如隔人境。”他將庭園的幽靜僻野渲染的靜中生香,又將它置於隔離人間的情境。坐石聽泉,憑欄賞花,或信步曲廊,或伴清茗一盞,月下撫琴一首。實在是令人息躁汰濁,塵襟頓滌,並且孕育出探幽山林的審美心理,引人心靈歸於淡泊寧靜。
明 花台福海藏石
明 賞石盆瞻源藏石
片山多致,寸石生情
古人雲:“盆玩者,需古雅之盆,方愜心賞,然盆古為難”。
石盆作為園林藝術最直接的體現和不可或缺的藝術品,無疑具有凝重的分量。石盆有置於石座之上的,或是與座一體,或是獨立成器,置於園中,案上,種石養木,植荷賞魚,在園林中用途極廣,不可或缺。
明 石條案私人收藏
園林盆景,在我國淵源久矣,自唐、宋園林發展而愈加豐富,至元、明、清達到極致,今天留存下來的也以此時期為主。石盆作為一種觀賞藝術存在,造型多樣,形態各異,北方種石為多,故盆之四壁寬厚,造型飽滿;南方氣候溫暖,適合養花植草,石盆一般追求秀美,壁薄輕盈。
無論皇家、私家或寺觀園林石盆均為浮雕和素雅兩種,素雅之盆文人雅士往往喜撰文於上,而純素之盆又以多邊型、葵口型、瓜棱型等特殊造型取勝。
清 玉璧清風漢白玉石盆九松藏石
明 石桌 留余齋藏
明 自然型菊花石桌、凳瞻源藏石
石盆萬種,各不相同,或繁華瑰麗、或氣勢逼人、或素裝淡雅、或異形張揚、或樸拙豪邁、或秀美絕倫,石盆藝術深深體現了古人一種心靈上的追求和精神上的享受,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魅力最直接的體現。
除了盆座外,園林裡還有須彌座、缸座、盆景座、爐座、碑座等各種各樣的器物座,與石盆類似,分浮雕和素雅兩類,造型各異。除了承載以外,它們本身就是一件件獨立的藝術品,它們在烘托其它物體的同時煥發著自身特有的魅力。
明 爐座瞻源藏石
明 鎖雲 瞻源藏石
“石令人古”。園林藝術中,不可或缺的“石”作為重要載體,將自然之物與人的審美情感直接連接起來,將“蒼古”之美演繹得淋漓至盡。石,追求表現形外之意,象外之象,物象簡約,意境深遠,也同樣承載著文人高士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時代的審美情趣、一種生活情調和文化內涵。
“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在園林這個特定環境內,一個簡約清雅的石盆,一個隨意擺放的石座,都寄託著古人悠遠脫俗的情懷。
意生於象外
隨著宋代園林的興盛,直到明清園林的發展,石制園林傢俱在制式上也已經逐漸成熟。石桌、石案、石墩、石幾、石匾、花台、石凳等已經有了特定的型制,雖不同地方、南北差異存在,但大體構造已經相對統一了。
在庭園中,石制傢俱在不同的造型和佈局下,將自己獨有的氣質融于庭園和自然,與其它景物相映成趣,以簡約之意象,造意境之深遠,以景富情,感物明志。石制傢俱作為庭園藝術中的重要組成,讓文人雅士的心境和精神追求在此得到充分的共鳴,中國傳統哲學與古典美學所追求的形而上與意象說,在此也得到了更好的呈現。
清 文石留余齋藏
石制傢俱集石材與雕刻技藝為一體,處處流露出藝術氣息與意境詩情,展示出生生不息傳統美學之精髓。古曰:“意生於象外”,在庭園藝術中,在這石制傢俱裡,讓我們去體會古人的氣息與情懷,去感受中國傳統的美學精神,去找尋逝去的點點遺跡,去探尋文化的風骨與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