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許是迄今為止,關於木造像最重要的一個展覽。

佛像堂藏
漢傳宮廷風格木造像專題展
時間
2016.11.26-12.31
地點
廣州佛像堂古雕塑館
微信預約
foxiangtang123
拍賣
“這尊我不參與,但我想聽一下現場。”詹皇台關注著電話委託那頭的新進展。
造假水準與時俱進,偽劣木造像已經流入拍賣市場,如果沒有十足把握,他不會輕易出手。
他時常會留意拍賣資訊,一場拍賣會偶爾會出現一兩件精品,如果是小拍,關注的人又不多,價格可能就比預期低,如果是大拍,就得咬著牙買。
“在可承受範圍,偏高也就偏高了,因為不常見,一旦錯過就不知道何時再能遇上。”詹皇台說。
這尊他不參與,是因為朋友也喜歡,純粹出於信任,找他出主意,本已相中,也只好放棄——他已經有了更好的。
近十年,“佛像堂”收的精品,相當部分是以回流形式購得,部分是直接購買,部分經過專營海外的行家購買。早年,詹文靜和詹皇台的父親會覺得好佛像量不少,請到的精品也並不太珍惜,因為可以再請。到了他們姐弟接手,藏家越來越多,留東西短則十年八年,長則幾十年,於是量越來越少,精品就要盡可能地留下。
“現在幾個出木造像的大省,山西、江蘇、浙江、福建、湖南等,基本上都沒有一線水準的造像了,偶爾有一個出現,當地人就覺得如獲至寶,價格被抬升得極度誇張。”詹皇台說。
▲脫胎夾紵漆金 明早期宮廷風格 釋迦成道像
父親
父親很早就在經營古玩,但木造像這個門類,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開始。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來自歐美、香港、臺灣等地的人,對雕塑頗為關注。特別是臺灣人,較早地跨出國門,接受了歐美地區中國藝術品的薰陶,國外博物館的館藏木造像對他們來說非常震撼,直接喚醒了其收藏意識。
“國外對木造像的題材和品相並不是很注重,而純粹以雕塑的眼光去看待,他們認為這與石雕乃同等門類。”詹文靜說。
那時父親接觸了很多歐美人,都是專程過來找他交流。他開始注重造像這一塊,尤其是木造像,金銅和石雕則偶有涉獵。與木頭的長期接觸,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隨著天氣的變化,皮殼還會隨之發生改變,就像傢俱一樣,耐人尋味。
“木頭更容易實現雕刻師的追求,五官可以雕刻得更加傳神,讓人感到有溝通,金銅由於材質的關係,精美是無疑的,但是讓人覺得冷冰冰的,五官也沒有那麼細膩傳神,所以看多了木頭的,比如相同的尺寸都是佛,水準都相當,但是本身具有生命力的木材質予人的親近感更多,就像是一尊活生生的佛坐在那裡。”詹文靜說。
於是父親發自內心地越來越喜歡,在經營以外,摻雜進了更多的個人喜好。古玩的諸多門類一直在變,一會兒這個漲,過幾年又是那個漲,玩古玩的人總是變來變去,父親卻一路堅持了下來。這麼多年,木造像的市場價格一直在穩步上升,從未暴漲過,因為它的精品稀缺,實在不足以支撐炒作。
十五六年前,父親在國內某藏家手上看到一尊觀音,已經開了很高的價錢,對方卻一定要賣滿價,最終還是放棄了。
“前幾年因緣巧合,別人給我們看圖片的時候,父親恰巧在一旁看到了,仔細回憶了一番,確定那就是他十幾年前看到的那尊觀音。我們就馬上聯繫對方,最終以當年父親出價十幾倍的價格將其請了回來,代價雖大,卻了了父親一個多年的心願,請得如此頂尖水準的佛像,我們也很欣喜。”詹文靜說。
▲木胎 明代京造風格 麻姑獻壽
接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湧現不少木造像,北方有山西、南方有江浙、福建、湖南等,都遍佈父親的足跡。因為收的人少,所以相對來說能收到一些好東西,現在收藏群體大了起來,資源也隨之枯竭。
詹文靜、詹皇台從小就看著那些木造像長大,自然而然感覺那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父親也喜歡說,經常給他們上課,講解如何區分不同造像的水準高低,而真正有意識地去研究,定下這個方向,還是從他們大學畢業以後。如今,已經小十年了。
“一開始是父親需要人協助,畢竟年紀越來越大了,同時他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業與愛好。做了二十多年,看了很多門類的起起落落,他認為這條路可以走得很遠,沒有人為的炒作,沒有泡沫,就是憑藉自己一點點地起來。”詹文靜說。
在父親活躍的那個年代,最好的東西已經身居國外,很多東西就是從鄉下收來的,屬於鄉民傳世之物,多是些風格粗獷或品相不太好的,但在姐弟二人眼裡,會覺得那就是很厲害的精品了。當近十年他們越來越多地從海外回流一些東西,逐漸有了一個顛覆性的認識——木造像原來還有比父親那個年代更好的精品。
大約七年前,他們提出了宮廷風格的木造像概念,就是因為接觸了很多高級別的木造像。參照流傳有序的金銅造像,他們總結並歸類出木造像中也有一部分是京造和宮廷風格,而不純粹是民俗的東西。
“佛像堂”是他們接手後起的一個名字,很直接。十年前雅昌論壇非常活躍,想了想,他們還是決定用這個名字註冊。那時候造像並沒有自己的獨立版塊,被併入雜項,顯得很尷尬,直至最終獨立,到逐漸發展成市場上的一個大門類,這幾乎成了造像近十年發展的一道縮影。
▲木胎髹漆 明代京造漢藏風格 脅侍菩薩
空間
新的“佛像堂”古雕塑館選址在廣州西部城區的某別墅區內,室內展示面積近千平方,平常並不公開對外。
“之前我們在老城區,雖然那裡有老城的氛圍,也很不錯,但都是小樓房居多,面積有限,所以就找了一處離市中心最近的別墅區,造像的展示需要大的空間,排布不能太密才有感覺。”詹皇台說。
這兒的空間設計和佈局,姐弟二人也是煞費苦心,造像的展示空間沒有現成的專業經驗可供參考,但顯然他們並不想營造博物館那樣帶有距離感的氛圍。
“這裡會讓你感覺很親切,你可以上手觸摸,零距離去感受。”詹文靜說。
最難的是燈光調教,但某種律動已經感染了我,每一尊造像都在動與靜之間,那些打在它們身上的光,如一束束搖曳的花火。
▲佛像堂古雕塑館一隅
這裡陳列著一百餘尊精品木造像,就整體數量來說只是一小部分。
“一是地方不夠,二是不能擺太多,所以還有一些精品沒能擺出來。展示出來的藏品定期還會進行更換。”詹文靜說。
“高古造像如果不夠精,我們也不會收,很多人認為高古就是好,其實是一個錯誤認知。所謂高古精品,就是遼宋金元時期一線團隊製作的木造像,其中大尺寸的居多,供皇家寺廟使用。由於目標大,多數都在戰亂時期被毀壞,或者流到國外的博物館,民間私藏且可供流通的非常少。”詹皇台說。
現在他們比較注重的是元明清時期宮廷風格的木造像,它們代表了那個時期的最高水準。因為與市場比較貼合,有國際視野,看的東西較多,故能準確地甄別一尊木造像的藝術水準。每年全世界會釋出什麼木造像,他們都會關注,而且關注得很密切。現在,收的難度越來越大,精品越來越少,而價格越來越高。
▲佛像堂古雕塑館一隅
評定
“因為精品量少,很多人以為在古玩市場看到的那些普品,就是木造像的全部了。木造像確實普品居多,大多都是民間工匠就地取材做的,但它呈現的其實是兩極分化的狀態:普通的很普通,漂亮的很漂亮。沒接觸過精品的人就會形成一個誤區,認為木造像就是糙的。”詹文靜說。
為什麼精品少?據她分析,一方面本身製作成本就高,需要工匠具備極高的水準,這種工匠很少,做出來的量本身就少。另一方面遇到時局動盪,被毀壞和拿走的很多。
“佛像堂”為姐弟二人共同經營,彼此早已有著極高的默契。看到一尊藏品,想把它請進來,他們就會探討:這件佛像依他們的經驗和標準能打多少分?能夠達到藝術性的哪個級別?以什麼樣的價格請回來合適?而最後的分歧總是很小,很多方面他們會達成共識,尤其是在藝術性上。
▲木胎髹漆金 明代宮廷風格 菩薩像
“標準與價值之間的關係其實難以量化,需要藝術水準、年份、品相、地域和題材的綜合評定,沒有公式可以套用。”詹皇台說。
玩木造像的幾個要素,首要便是藝術水準的高低,但這實難說清,大抵在玩到一定水準之後,就會形成一個共同標準、一條金線。再者就是年份和品相,精美程度相當,自然是年份越早越好,品相越完整越好。而地域性是說在某幾個主流地區精品率會高一些,水準相對來說比較平均。
“很多剛入門的人,從產區的識別開始可以說是一條捷徑。區域性和價值之間本身沒有直接的聯繫,即使是不熱門的區域,也會出現精品,只是概率問題。還有就是個人喜好問題,就像紫檀和黃花梨,很難說水準孰高孰低,只是一個偏向于宮廷的華麗審美,一個偏向于文人的素雅審美,各有所好。區域形成的價值,只是某個階段的市場趨勢,區分產區更多的是收藏過程中的一個樂趣,是深入下去的系統化研究。”詹文靜說。
題材主要是佛教,以佛、四大菩薩、羅漢像、天王像為主,道教則是常見的神仙一類,如老子、三星、諸天文官像、八仙等,儒教主要就是孔子像,但數量較少。
佛像受宗教儀軌的限制,變化不會很多,道教隨性一些,表現力會更強,每尊造像不會完全按照同一形式製作,有自己的發揮和想像。往往是看多了佛像,再看看道教的一些造像,會覺得很有意思。
▲木胎髹漆金 元代宮廷風格 菩薩像
遇到與常見不一樣的佛像,並不容易。
“我們有一尊元代的菩薩,手是斷的,頭有點側,一般人就會覺得,菩薩怎麼可以坐不端正?是不是製作時出現了什麼失誤?但也許那個年代就是鼓勵發揮,讓臉部多一些動態。值得強調的是,這些變化卻並不意味著它的價值就更高,還是要看藏家的個人喜好。”詹文靜說。
和價值直接相關的是線條的刻畫、比例的掌握,及動態的捕捉,這些細節代表了當時是什麼級別的工匠在做,從而決定了木造像的價值。在姐弟二人看來,地域和題材問題遲早要被抹平,最終將純粹以藝術水準去評定一尊木造像的價值。
金銅
▲蒙古17世紀 銅鎏金哲布尊丹巴像·紮那巴紮爾
中國嘉德2016年秋拍,一尊“蒙古17世紀 銅鎏金哲布尊丹巴像·紮那巴紮爾”以7302.5萬元成交,再次為時下火熱的金銅造像市場續寫了一段佳話。木造像和金銅造像之間是什麼關係?緣何金銅造像火熱,而木造像看似沉寂?它們真的有雲泥之別嗎?一連串的問題,困擾的也許不只是我一個人。
“在我父親的那個年代,八十年代,金銅並不受人關注,那時候他也有收金銅,但價錢很低很低。金銅真正漲起來,就是這十年國內帶起來的。早年西方的藏家從西藏和周邊地區,收了很多藏傳佛像,當時完全沒有這麼熱,但是他們收了很多很多,正是因為他們和國內拍賣公司的合作,推行了相關理念,把這一塊帶了起來,並輸送了很多藏品過來。”詹文靜說。
金銅造像量很大,僅就國內拍賣公司而言,春拍、秋拍幾乎都有專場,每一次都會上數十件,且精品量大。
▲木胎髹漆金 明代宮廷風格 菩薩像
“再者市場容易接受,因為工藝比較類似,本身對此沒有研究的人就容易找到參考,以尺寸、完整度等,對照相應的價格,很容易入門,對有投資意願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門類。另外,它與宗教尤其是藏傳佛教的結合度極高,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極易進入。”詹皇台說。
而木造像都在背道而馳:量雖然大,精品卻很少。看似停留在一種孤芳自賞的狀態,實乃由於它的審美門檻更高。木造像類似的很少,風格變化很大,哪怕是同一個工匠做的一對,也不一樣。
“木造像沒有一樣的,在綜合評定後,90分和95分的價格相差,也許會很大,最重要的還是從細節上把握藝術水準的高低。看似抽象的鑒賞法則,也決定了它是審美門檻比較高的門類。”詹文靜說。
▲木胎髹漆金 明末清初宮廷風格 男相觀音
“金銅造像,相似度達到90%以上的很常見,甚至一模一樣。頂尖的金銅造像,雖然未必能簡單地複製,但做模子的時候,它有一個方向,就是照著相同的格式。有制式在,而且可以修改,做到完美了,就拿去鑄,因此很接近。但木頭都是在做減法,沒有反悔餘地,順勢而改,改得越多,與之前的越不一樣。”詹皇台說。
如此,在極端狀態下,只要認准一個制式,即使不用看照片,某些金銅造像也可以用尺寸衡量價格,尺寸和品級很容易劃等號,有標準器可供比較。木造像即便知曉它的地域和年份,價值也很難判定,因為變化多端,而審美多樣化也帶來了更多的樂趣。
以精品做比較,木造像更偏向於藝術性,往往會有工匠自己的發揮和表達,表情與姿態更為豐富,金銅造像則更偏重工藝的極致,工匠的個性色彩少有流露。
▲木胎髹漆金 明代京造風格 土地財神
姐弟二人眼中,木造像相對來說還是一個價值窪地,其製作工藝的複雜程度和成本,有時比金銅造像更高,保存難度更大,存世量更少,價值理應更高,現實卻是顛倒的。
“這個差距究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補上來?能不能補上來?很難說,這也不是我們追求的,我們期待的還是一個穩步的上升,我們以藏養藏’,以大部分可替代的藏品進行交流,從而讓我們能留住自己最喜歡的那一部分藏品,讓更多的人接觸到這些精品。我們並不願意看到它暴漲的那一天,對我們這種長期想玩下去的人,那並不是一件好事。”詹皇台說。
吊詭的是,一些玩金銅造像的資深玩家平日裡很喜歡找他們交流,並表示要收一尊好的金銅造像,只要它有木造像的藝術水準,肯定差不到哪裡去。
“這竟成了他們收藏金銅造像的一個標準。”詹文靜說。
▲木胎髹漆金 明早期宮廷風格 釋迦禪定像
展覽
11月26日,“漢傳宮廷風格木造像專題展”在“佛像堂”開幕,展出相關高規格木造像及夾紵造像數十尊,僅供預約形式參觀。此前,姐弟二人從未做過專題展,也沒有刻意要去做一個展覽的想法,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從他們接手父親的工作以後,便不斷地將藏品進行淘汰、更新,去除一些普品,收進精品,逐漸換代,以藏養藏。如此積累到現在,總算有了一定的量。
“能代表木造像水準的,除了一些高古的精品,我們認為就是這些宮廷風格的,它們代表了那個時期的最高水準,都是由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料、最好的漆來做,綜合水準更高。那些對木造像有愛好的人和想進來的人,對木造像精品的概念尚未形成清晰的認識,有的人也許收了類似風格的,但可能還搞不清楚這就是宮廷風格,或者是有的人想進入這個門類,想收藏,但是沒有方向,於是胡亂地收一些東西,而我們有這個實力將其梳理、總結、呈獻給大家。”詹文靜說。
▲檀香木胎髹漆金 明代宮廷風格 釋迦成道像
對他們而言,能小規模地搜集到這個珍稀的系列,已是幸事。另一方面,此前從國家到私人,都未做過關於宮廷風格木造像的專題展覽,不是不願做,而是由於相關資源實在太少且難度亦高,導致沒有這方面的傾向和動力。
“大眾對木造像的認識不深,甚至有很多誤區,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在這上面的不重視,它無法像青銅、石雕等可以有現成的海量藏品進行集中展示。如果現在要做一個木造像精品展,既沒有出土的,也沒有辦法從民間徵集,只能從國外買,國外博物館不會賣,從私人藏家手上買又很貴,去民間找又很費勁,所以弄不起來,往往只有三兩尊可供點綴。”詹皇台說。
這反過來給他們提供了空間,“可玩性非常大”,對他們來說其實是一種成就感,也是做這樣的專題展最過癮的地方。
▲脫胎夾紵漆金 明代京造 自在觀音
雖然小眾,但他們並沒有自娛自樂。作為極富藝術價值的一個門類,他們認為木造像不應該被時代所忽視,現在他們做的更多的,是從中提煉一些經驗、心得和他人分享。
“有的人十幾年玩了上千尊木造像,慕名前來,然後就覺得自己十幾年都白玩了,相當於重新認識了木造像,甚至感慨直言自己十幾年玩的都不是藝術品,而是柴火。我們不會拘泥於木造像本身,更重要的還是挖掘蘊含其中的藝術和文化價值。現在雖然到了一個搜集後的整理階段,但我們仍在不斷地收進一些新的藏品,不會停下腳步。”詹文靜說。
現在,她習慣被人稱作“靜哥”,比起“文靜”,這個名字更具辨識度。而就像這個昵稱本身所傳達出的感覺一樣,無論她還是弟弟詹皇台,都在動靜之間充盈著滿滿的能量,就像這裡的每一尊造像,就像一走進這個空間就縈繞在我耳際的管平湖先生的《陽關三疊》。
▲夾紵漆金 清康熙宮廷漢藏風格 菩薩像
賞析
是次展覽呈現的是宋金元明清時期宮廷風格的木造像。每個時期其實都有宮廷造像,國外幾大博物館館藏的那些高古造像,就屬於宮廷製作,是當時頂尖的水準,到了元明清時期則又多了另一種風貌:漢藏結合。
宮廷造像有幾個脈絡,有北方山西的結合西藏尼泊爾的風格,呈現出的是比較偏向於北方造像的特點——大氣;也有江浙一帶的柔美氣息跟西藏、尼泊爾融合在一起的風格,開相比較有親切感,沒有那麼莊嚴,是南方工匠過去做的,再結合北京地區的審美,三者融合在一起。雖然某些會受到藏傳佛教的影響,但有些也是純漢傳佛教風格的,整體上是漢藏結合偏向漢的居多。
▲木胎髹漆金 明代宮廷風格 釋迦禪定像
元代,宮廷邀請尼泊爾工匠阿尼哥在元大都成立了宮廷製作佛像的專屬機構梵相提舉司,當時就形成了一種中原結合西藏、尼泊爾風格的造像。西藏、尼泊爾風格比較靈動,身段挺拔、婀娜,這是元代之前漢傳造像所沒有的,二者融合,面部既有漢傳的端莊、肅穆和寧靜,也有藏傳眉眼飛舞的誇張、鼻樑的高聳和雙唇的極富立體感,身上多了大塊的瓔珞,身段則保持了西藏、尼泊爾的靈動。製作數量比較多的是金銅,還有泥塑、脫胎夾紵等各種材質,當時阿尼哥也安排了不同的人經管不同的材質。
隨著漢藏兩種風格結合的深入,造像也慢慢地偏向於漢傳的身子,不會過於婀娜,開臉也會更偏向中原風格,眉眼之間雖然也會有藏傳韻味,但跟純藏傳還是有區別。
到了明代,宮廷造像更渴望恢復盛唐氣象,所以明早期的很多造像能做出盛唐時的那種感覺,再結合藏傳風格,和元代的又不一樣,永樂時期表現得會比較明顯。到了中晚期,藏傳的因素越來越少,這與皇室的信仰有關,造像顯得更加安詳,眉眼不會起伏得很厲害,眼睛半閉半睜,嘴巴看上去像是在念經,又像是沒說話,衣紋行雲流水如絲綢,裸露得會少一些。
到了清早期,由於皇室信仰藏傳佛教,這時候的造像風格,漢傳和藏傳幾乎是一半一半,甚至於偏向藏傳。其後又漸漸偏向於漢傳。
值得強調的是,京工並不等於宮廷風格,京工包括宮廷,裡面做得最極致的部分才可稱作宮廷風格。
——詹文靜、詹皇台
▲明中期 脫胎夾紵宮廷風格十八臂准提像
這是宣傳海報封面上的那一尊,脫胎夾紵,披麻掛灰反復髹漆再貼金,典型的宮廷風格。
法相是三隻眼睛,持根本手印。整身有漢藏的味道,束腰,身姿挺拔。脫胎夾紵是成本極高的工藝,更多的使用在宮廷這一塊兒,製作工藝比較複雜。這尊品相非常好,是明代的,表面均勻地出現了蛇腹紋、龜裂紋的皮殼包漿。
做工細緻,瓔珞的處理很規整,絲織物的質感表現得很到位,流暢而飄逸,整身給人營造一種很端正、莊嚴的氣質。因為有十八臂,所以難度很大,每一隻手臂都有自己的動態,卻絲毫不淩亂,與主身搭配得很好,這是經過巧妙的藝術加工的。
▲元大都風格 西方三聖
這一組是西方三聖,元代的宮廷風格,很難得的三尊一組保存下來。一個是阿彌陀佛,一個是大勢至,一個是觀音菩薩。
阿彌陀佛是主尊。它是最早期的元代漢傳中原風格和西藏、尼泊爾風格交融在一起的代表,雙眉是飛舞的,鼻樑很高,胸脯非常挺拔,很健碩,側面看非常有氣勢,很像早期印度建陀羅的風格。
菩薩也是如此,有漢傳風格的影子,有著典雅的氣質,從神情來看也是比較偏向於漢的,但也是比較多元素地呈現了西藏、尼泊爾一帶的風格,如方塊的瓔珞、手釧和臂釧等裝飾。髮髻則傳承了金代時期的雀屏狀髮髻。可以看出當時漢和西藏、尼泊爾一代的風格沒有交融得特別好的時候最早期的雛形。全身披麻,起到一個很好的維持木質和漆質穩定的作用。
這幾尊是真正代表了元代宮廷風格。
▲明晚期 木胎宮廷風格釋迦牟尼
這一尊是純漢傳宮廷風格的造像,開相比較平緩,五官分佈得很周正,就像我們講的中庸之道。衣紋比較的內斂,不像藏傳那般飛揚向外散的感覺。顯現出一種安詳、肅穆的氣質。
這尊造像的皮殼狀態也很有看點,這種由於高品質生漆底子經過數百年自然生成,猶如蛇腹的斷紋,均勻且緊實,細細觀賞,不自覺地讓人聯想到古琴身上質地的美感,引人入勝。
▲詹皇台、詹文靜姐弟
▲《佛像堂——和光同塵》
“前後文化”出品
你可能還會喜歡:

木取堂丨傻傻分不清楚?來跟佛像堂美女老師識別中日木造像的區別
木取堂|美女姐姐的第二堂佛像課:60張圖教你看懂中國傳統木造佛像
美女姐姐的第三堂佛像課:看臉的木造像世界,衣著留下了重要線索。| 退藏
重拾老傢俱專場,這一次,保利究竟打的什麼牌?| 退藏
採訪丨謝穀
撰文丨謝谷
主編丨程香
出品丨退藏
長按右側二維碼
腹有詩書氣自華
投稿 | 合作 | 分享
微信:shuangyu_love
電話:18310765815
郵箱:191805765@qq.com
▼ 點擊閱讀原文,走進東方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