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堂展訊:“明室裡的微笑”今日香港開啟

“它們的笑容告訴我們,
抽離才是快樂;
無常,才是日常。”
今年5月25日,羅漢堂在香港藝廊舉辦了“明室”展覽,呈現了主人羅漢二十多年前在蘇州西山購藏的明式門窗,以一個法國人的浪漫視角,詮釋了他心中東西方結合的“明室”。
時隔整整半年後,11月25日,羅漢堂以“明室裡的微笑”為策展主題,連同Barrere Hong Kong藝廊及Lucie Chang Fine Art,展出同樣具有古代中國氣象的漢白玉雕像和秦風畫作,為春天裡的“明室”加入厚重神秘的東方“微笑”。
羅漢Laurent Colson
法國藏家,羅漢堂主人
以下是今日開幕的“明室裡的微笑”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這是一件以漆為飾的房間,浮現著若黑若紫的色澤。
老舊的表面滲出一抹靜謐,似乎在敘說那些曾經親歷的往事。時間和歷史使它們變得更細密,也許在它們之中增添了智慧吧……
一件件傢俱,講述著一個個古老的傳說。
展覽中的幾件重要傢俱
明中期的一張飽經滄桑的紅色供案,不禁讓人想起了沉甸甸的香爐——為供奉佛陀及觀音而陳設於案上的法器。一張黑漆螺鈿羅漢床,仿佛還記得當年那位端坐其上的東道主——出生兔年的他彼時正在歡度自己的六十壽辰,而羅漢床所鑲嵌的貝母在幽暗房間中閃閃發光,似乎在訴說著這過往的一切。
展覽現場
房間內,幾座漢白玉雕像在漆的暗影中若隱若現。
這些雕塑凝住了微笑,也凝住了風化的真相和世間的幻象。那下垂的眼瞼在內觀,仿佛可以看到我們在夢中建構的理想世界——這個世界賦予它喘息的空間和生動的色彩;又賦予它一種味道、一種香氣、一種音樂、一種質感……但那些也不過只是模糊的影像。
它們的笑容告訴我們,抽離才是快樂;無常,才是日常。
現場展出的當代藝術家付斌作品
掛在純潔白牆上的紙張,墨在飛濺起舞。一位當代藝術家付斌,用那些從他靈魂和記憶的隱秘洞穴中逃脫的神秘代碼,延續了故事。時間亦湮沒於斯。
相比起現代性,我更愛時尚、真誠、和歡樂。於我而言,這些才更真實。
那麼什麼才算是現代呢?舒適、簡單的生活?還是模仿日本或北歐大師們的簡約風格?不惜一切地遠離古老智慧的原創?在已被預告的大屠殺來臨之際,成為尋找另一個居住星球那群人的一分子?還是嘗試避開他們?又或是用自由的心智,去實現那些虛無的理想?
幽暗的燈光下,
一尊尊漢白玉雕像若隱若現。
如同天上的星星。
如果我們以一種程式化的思維看待過往,便永遠無法以古人的視角觀照歷史。儘管舊事物提醒了我們世事的無常,但那些流傳至今的物件,卻是不折不扣地那麼現代。所以,我們應真誠接受這些舊物——它們終將會自然而然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並恰當地為我們提供身心的滋潤。
舊的物件固然有原來的韻味,但它們不再存在於過去,而是存在於今天。它們的生活,現在也是我們的生活。舊的物件因它身在的時空仍能帶給觀賞者現代感;與此同時,與其並置的當代作品亦能得益于舊物深厚的文化淵源。
明室裡的微笑
我們希望是次展覽能夠傳達這種精神。這個空間仿佛家一般讓人親切,又像禪房一樣使人安寧。
平靜、從容與活力共同構建了一個空間,您的夢與幻可以在此生長、綻放。讓我們期許著,輕盈曼妙的微笑曲線在您的臉頰上增添一絲滿足與愉悅。
撰文|L C
攝影|羅漢
原載|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