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茶會,體味生活裡那一點點難能可貴的儀式感

茶會在暴雨中開始
夏至,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奏響茶會的序曲。
水滴滴答答落在簷上,又相匯在一起,像珍珠串兒一樣從簷上往下延展。六扇方圓格紋木門往兩邊拉開,我在屋子裡看見,一個個素不相識的人們從天井兩側遊廊穿行進來,在門口淨手,拿起毛筆簽下自己的名字,然後逆著光從外面走進來。
屋裡已經點上了燭臺,幽幽的燭光,配合雨天濕潤的空氣搖曳著,讓人想到古詩詞中“雨打殘荷”,“巴山夜雨”的詩意場景,頓時五感通達,詩情畫意。
淨手
點燈
簽到
我們的夏至申時茶會,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拉開了序幕。
用七碗茶的時間,放空自己
申時茶,顧名思義,即在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飲茶。此時選取溫熱茶飲,可有助於身體排毒,利於臟腑健康。
正襟危坐,閉目安神,在一呼一吸間排除雜念,耳邊輕音樂伴著雨聲滴滴答答跳進心裡。而後清舒一口氣,恍然睜眼,分茶的姑娘已經在你面前斟好清茶。按指引隨呼吸間將茶啜飲,7年左右的老白茶溫潤如玉,微微的清冽甘甜直接從口腔潤到肺腑間。
茶會舉辦地:長物元福州
長物元女主人禾小栗籌備了這次茶會
唐朝詩人盧仝愛茶,唐元和九年,收到友人寄的茶葉後,和韓愈、賈島等人在桃花泉煮飲,寫下《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首,後世熟知的《七碗茶歌》就出自於此: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七碗過後,耳目通達,四體輕快,習習清風拂面,縷縷茶香留齒間。
夏至申時,茶會正式開始
愛茶的姑娘都很美
如今,已經甚少有人能像盧仝一樣,為了找一口好水連試50泉到腹脹如鬥。但在靜謐之間感受七碗茶帶來的每一種體感卻非難事。
英式的下午茶,講究自然隨性,但中式的申時茶,卻可以有些許儀式感,不要太多,靜下心來,讓一口茶溫潤自我就好。
茶的味道,食物的味道
午後不到,安野牧場的女主人帶著兩名私廚早就在大宅院的小房間裡折騰開了。
安野牧場女主人李瑩
她穿著和服,不時端著茶點從房間裡走出來,遇見每一個人都微微弓腰示意。擺盤時微微側身,燭光隱隱間,賞心悅目。
琥珀出汁梅子醬蝦,晶瑩剔透間,臥在蘆筍上躬起身體的蝦,綴一點特調梅子醬;鳳梨奶凍慕斯,白嫩嫩像是阿拉斯加的積雪;巧克力歌劇院,層層疊疊的顏色相加,像河對岸極簡的現代建築……
兩位私廚從清早就開始準備
最終的呈現令人驚喜
如果你細細感受,茶桌上的茶歇,與幾上的花,是互相照應著的。
人類真是很奇妙,可以將大自然的一切幻化成口齒間的享受,源于自然又高於自然。他們讓自然之物在餐桌上呈現出另一種不在自然的想像中的美。咬下一口,你已經全然忘記它的美,只記得它的滋味。層次豐富,香味馥鬱,在啜飲老白茶之餘搭配食用,竟然一點不張揚。
自然與美食,總讓人情不自禁心生歡喜。
美物抵心
美好的事物有共同的特徵。
在你未知他們的創作者和屬性之時,它們就已經像擁有一道光,直接照進了你心裡。
這座數百年歷史的老宅子是美物、安野牧場的精緻茶歇是美物、散落在宅子各處的花藝作品是美物、琳琅滿目的首飾是美物、雨打荷葉是美物、悠悠燭光是美物,氣場相投的人一顰一笑亦是美物。
與美好的人和物消磨時光
茶會結束,雨也停了,歡樂大合影
茶會結束,踏出院子的時候天已經慢慢放晴。青石板的路羞羞答答,我們重歸喧囂,但心中似乎多了幾份平和。
茶會的幾位發起人在開場中說到一個詞——儀式感。那儀式感到底是什麼?
大概說到底是一種熱愛生活和一顆不能不講究的心。或許是可有可無的閒情,但若是擁有了,一定是難能可貴的回憶。這是它的珍貴之處——讓你的記憶變得異常清晰。
撰文|鄭三觀
攝影|唐僧、程香、三觀、小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