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古凝暉:去古建榫卯構件中找尋中國建築之美。

《琢古凝暉:中國古建榫卯構件精品展》
展覽地點:石家莊市博物館石家莊市建設北大街65號
展覽時間:1月28日—3月28日
主辦單位:石家莊市博物館
聯合主辦:靜港文旅集團
承辦單位:吉古堂 石家莊當代美術館
策展人:王諫 馬振東 牛鐵軍
展覽策劃:牛鐵軍 吳振文 張學勇
展品提供:張春林 劉傳生 蔣念慈 張愛紅
牛鐵軍 吳振文 閆騰雲 高陽

漆木佛龕
1920年代,梁思成先生赴美留學攻讀建築學專業期間,飽覽西方建築史的經典著作,掩卷沉思之餘,他深為一個文明古國竟然沒有一部由中國人自己撰寫的建築史專著而感到惋惜。
從1931年起,他加入了中國第一個專門研究中國古建築的學術機構“中國營造學社”,與學社同仁開始對中國古建築展開系統的考察與研究。十餘年的時間裡,他們共計考察了全國二百多個城市、縣數以千計的古建築,囊括了由漢至清的許多重要遺存,並且對其中大多數建築進行了精細測繪。即便在抗日戰爭時期顛沛流離、貧病交加的生活條件下,考察與學術研究仍未終止。
梁思成得以在此基礎上大致廓清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脈絡,並最終於1944年抗戰勝利前夕,在李莊這個小村裡,完成了《中國建築史》的書稿。
展覽現場

現場:隔扇、佛龕等
在《為什麼研究中國建築》的序言裡,他坦言研究中國建築是逆時代的工作。
“如果世界上藝術精華,沒有客觀價值標準來保護,恐怕十之八九均會被後人在權勢易主之時,或趣味改向之時,毀損無餘。”這樣的感慨,仍舊振聾發聵。而他要做的,便是以客觀的學術調查與研究喚醒社會,助長保存趨勢,即使破壞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漸減殺。
各式花板、門楣
梁思成眼中,中國建築既是延續了兩千餘年的一種工程技術,本身已造成一個藝術系統,許多建築物便是我們文化的表現,藝術的大宗遺產。而保存古建,更重要的還有將來復興建築的創造問題。
“一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築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這事實明顯的代表著我們文化衰落,至於消滅的現象。”他寫道。
雕刻是一大看點

花板上的雕刻
1934年,梁思成出版了《清式營造則例》,林徽因女士在為此書所作緒論中,申述了中國建築的沿革,並略論其優劣。從宋代的《營造法式》到清代的《工程做法則例》,就所確知的則例,已有將近千年的根基了。“這九百多年之間,建築的氣魄和結構之直率,的確一代不如一代,但是我認為還在抄襲時期;原始精神尚大部保存,未能說是墮落。”
現場,從左至右:張春林、張愛紅、劉傳生、蔣念慈、吳振文
那時,已有新材料新方法在歐美產生,她敏銳地察覺到,“其基本原則適與中國幾千年來的構架制同一學理。而現代工廠,學校,醫院,及其他需要光線和空氣的建築,其牆壁門窗之配置,其鐵筋混凝土及鋼骨的構架,除去材料不同外,基本方法與中國固有的方法是相同的。這正是中國老建築產生新生命的時期。”
在那個尚未墮落的時代,古建在她和先生梁思成眼中,便是有極大可能性的。
林徽因與梁思成

古建模型
幾十年過去了,面對古建,如今的人們更多的是像林徽因在緒論中所言及的那樣,“以現代眼光,重新注意到中國建築的一般人,雖然尊崇中國建築特殊外形的美麗,卻常忽視其結構上之價值。”
她認為,輪廓、色彩、材質等,只是建築上淺而易見的美,但美的大部分精神所在,卻蘊於其權衡中。長與短之比,平面上各大小部分之分配,立體上各體積各部分之輕重均等,所謂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的玄妙。“無論美的精神多飄渺難以捉摸,建築上的美,是不能脫離合理的,有機能的,有作用的結構而獨立。”
“建築上的美無法獨立存在”

現場:門、花板、鬥栱
就單個建築而言,從中國最古代簡陋的胎形,到最近代窮奢極巧的殿宇,均始終保留著三個基本要素:台基部分,柱梁或木造部分,及屋頂部分。
對此,林徽因認為,在外型上,三者之中,最莊嚴美麗,迥然殊異於他系建築,為中國建築博得最大榮譽的,自是屋頂部分,但在技藝上,經過最艱巨的努力,最繁複的演變,登峰造極,在科學美學兩層條件下最成功的,卻是支承那屋頂的柱梁部分,也就是那全部木造的骨架。“這全部木造的結構法,也便是研究中國建築的關鍵所在。”
集各種工藝於一身的門
所謂的“牆倒房不塌”,就是這種結構原則的一種表徵。古人構屋,先用木材構成架子作為骨幹,然後加上牆壁,如皮肉之附在骨上,負重部分全賴木架,毫不借重牆壁這也是豐富多彩的門窗出現的重要條件。這種結構法,便是林徽因所說與之相同的現代建築構架的基本方法。

現場古琴演奏
如果現在去石家莊市博物館,可以看到一個別開生面的展覽——琢古凝暉:中國古建榫卯構件精品展。它突出了“榫卯構件”這個概念,這恰好呼應了适才所說中國古建“結構上之價值”。正是這些榫卯構件,形成了那些富有智慧的結構。
《圖像中國建築史》中的手繪圖,介紹建築各部位構件名稱
在展廳牆壁上,懸有數張來自梁思成所著《圖像中國建築史》的手繪圖。《圖像中國建築史》,是在《中國建築史》完成兩年後的一部英文版書稿,為的是能更方便地向西方世界介紹中國古代建築的歷史發展與輝煌成就。而其中的手繪圖,是專為此書量身繪製的,達到了當時的世界一流水準,即便在今天看來,依然是中國古代建築史研究插圖中的經典之作,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這些或交待建築各部位構件名稱,或構件歷代演變圖,或制度圖樣等的手繪圖,既為展覽做了很好的補充、說明,也可視作對前輩的一次致敬。
梁思成著《圖像中國建築史》手繪圖
【讀庫】出品

梁思成手繪的歷代鬥栱演變圖
鬥栱自然是重中之重,它是中國建築的真髓所在。
屋頂的特殊輪廓是中國建築外形上顯著的特徵,屋簷支出的深遠則又是其特點之一。為求這簷部的支出,用多層曲木承托,這便是鬥栱。它的職能,是使房檐的重量漸次集中下來直到柱的上面。除了簷下,建築物內部柱頭上亦多用之。
孩子們正在現場參加中式古建榫卯玩具決賽
“鬥栱不唯是中國建築獨有的一個部分,而且在後來還成為中國建築獨有的一種制度。就我們所知,至遲自宋始,鬥栱就有了一定的大小權衡;以鬥栱之一部為全部建築物權衡的基本單位,如宋式之材’契’與清式之鬥口’。”林徽因在《清式營造則例》的緒論中寫道。
早期的鬥栱形式簡單,在房屋尺寸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後來鬥栱就變得小而複雜了。梁思成手繪的《歷代鬥栱演變圖》,清楚地交待了這一演變過程。鬥栱原為支簷之用,明清以後,由於結構簡化,將梁的寬度加大到比柱徑還大,而將梁直接放在柱上,因此鬥栱的結構作用幾乎完全消失,比例上大大地縮小,除在柱頭上的尚有相當結構機能外,幾乎變成了純粹的裝飾品。
鬥栱:中國建築的靈魂
來自紀錄片《故宮100》第19集

梁思成手繪的獨樂寺觀音閣。觀音閣建於西元984年。
鬥栱演變的結果,直觀地反映在了建築外觀上。在另一張手繪圖《歷代木構殿堂外觀演變圖》中,自唐至清的建築外觀變化,不可謂不大。梁思成將其分作三個階段:豪勁時期唐、遼及宋初、醇和時期北宋末、金、元和羈直時期明、清。
就這三個時期,林徽因認為中國建築藝術演進和退化的現象是極明顯的。“早唐和宋初實物比較,其間顯明的進步,使我們相信這時期必仍是生氣勃勃,一日千里的時期。結構中含蘊早期的直率及魄力,而在技藝方面又漸精審成熟。以宋代頭一百年實物和刊行于宋崇寧二年西元1103年的李誡《營造法式》比看,它們相差之處,恰恰又被證實成熟期到達後,藝術的命運又難免趨向退化。”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若說大木作的原始骨幹精神在逐漸退化的話,那麼小木作卻在日益精進至少工藝上如此,這在展覽的數件門、隔扇、花板、門楣,乃至雀替上,都可見一斑。這些來自知名收藏家手中的北方構件精品,呈現了中國古建築發展的另一面——對裝飾的愈加重視。
尤其是那些粗獷、渾厚、凝重、規範、正統的雕刻,讓形體略顯笨重的建築構件,呈現出一種藏巧於拙、大智若愚的質樸美和大氣,具有一種威嚴氣勢。

工藝精湛的攢接紋飾
“琢古凝暉”系列展已舉辦過四屆,逐漸形成了品牌效應。今屆將焦點放在中國古建築文化上,展覽策劃之一的吳振文先生就說,“古建是凝固的歷史華章。今天我們在這裡一起感觸中國古代建築的這些元素,去體會古人給我們帶來的想像和智慧;去感受那至精至美的建築構件,給我們展現的高超技藝;去體會古建承載的濃厚的傳統文化資訊;去發現這千功琢細的建築元素,給現代人帶來的審美愉悅和時空享想。”
功能性之外的裝飾性
能呈現這樣一個展覽殊為不易。由於天災、戰亂、拆毀等原因,能夠完整遺存的古建築尤其是木建築數量有限,即便有幸遺存下來,如何有效地修復、保護亦不簡單。建築構件精品,就顯得更為稀少。這更像是一次抛磚引玉,把人們的視線再次拉回到中國古建築文化上。
“一種藏巧於拙、大智若愚的質樸美和大氣”
1934年,梁思成和助手來到山西應縣,這裡有一座歷時千年、高約六十七米的世界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一個晴朗的午後,他專心致志地在塔尖測量和拍攝,未曾注意頭頂的雲層迅速合攏了。隨即一聲驚雷突然在身邊爆響。他大吃一驚,險些在高出地面二百英尺的上空鬆開手中冰涼的鐵鍊。
如今我們不必再冒這樣的生命危險,足可踏著前人的足跡和手執他們的調查、研究成果,再出發,去看看那些尚存的各地古建築,去領略那徜徉其間的歷史悠悠。
重要的是,走出去。
報導丨謝谷
主編丨程香
出品丨退藏
長按右側二維碼
腹有詩書氣自華
投稿 | 合作 | 分享
微信:shuangyu_love
電話:18310765815
郵箱:191805765@qq.com
▼ 點擊閱讀原文,走進東方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