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濛,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出版專著《文人壺》《鐫刻》《蒲草》等,其中國畫與壺刻藝術以及菖蒲文化的研究,在國內頗具影響。人送雅號江南“草聖”。
本文刊載於《中國古典傢俱》雜誌10月刊
在江南,竹制傢俱算是除了木質傢俱之外最廣泛、最普通的運用了,竹椅子,竹凳子,竹書架,竹躺椅,竹床,竹碗櫃等等,隨處可見。
竹子的材料易得,一年就成材,所謂雨後春筍幾天一過,眾多的竹子就聳立成片了,也不怕砍伐,過一年就又成林。
相比之下木材就不是短期可成材的,越是硬木就越是生長年份長,如紫檀黃花梨都要上百年才能成材。
竹傢俱與蒲草,在王大濛的一拳石齋裡相映成趣
竹傢俱的最大特點是輕巧便利,也無所謂傳世,因此在使用上輕鬆自如。
一把竹椅子一手輕鬆一提就可隨意擺放不同的地方,書案旁,湖石邊,竹林下,這種輕巧的傢俱在使用上是愉悅的。
古人所說的“一榻清風”應該是指竹榻,試想在幽靜的竹林中或在蔭涼的芭蕉葉下置一竹榻,清風徐來,那是怎樣的一番美意。
「
我的幾件竹架
Literati bamboo
」
我有幾件五、六十年代出產的竹架,是仿斑竹的工藝,或用了什麼特殊的工藝然後用火烤,產生點點斑斑的痕跡,也算形似斑竹的。
原初的竹架慘不能睹,搖搖晃晃的皮殼幹灰,上面一大層不中看,頂部的中間拱出一五角星形。
自己動手改制,先鋸掉上一層,然後將拆下來的舊竹件加橫棖豎杆,造型講究疏密與下幾層相和諧,再用竹釘加固,堿水擦洗幹後微上進口蠟,就變得似模似樣。舊物件的改制利用能化腐朽為神奇,不是新制物件可以達到的。
年代久了,這竹皮表面略顯古雅,火氣全退。
王大濛的茶室中隨處可見竹制的傢俱,兩個竹架子上擺著他近日喜愛的一些器具。
竹制臂擱
雖然工藝不夠精到,但這一股“山林氣”倒是木質架不具備的。
有時候竹制傢俱的魅力就在於它祼露的肌膚毫不掩飾地呈現於人前,不必油漆,純然顯示堅致又光滑溫潤的肌理。
這種性格與紫砂倒有幾分相似。紫砂成型到最後也是不上釉,以光滑的、本真的紫砂質感呈現,並且越用越顯示純淨而樸素之美。
它們的光亮都是從內裡慢慢溢出來的。
竹架用法隨意,可置古籍,可置菖蒲,亦可置茶具等等。
竹制的小盆景架,上置白鷺草。
竹與人親近年久產生的包漿是最誘人的色質,是由內往外透出來油亮的暗紅色,年越久色越純厚。
這是晚明文人所憧憬的皮殼寶光。
「
竹文椅的“妙不可言”
Literati bamboo
」
我還有把竹文椅,做工講究,文氣十足。
它的整個造型以六角型作為主架,靠背與扶手佔據三角而呈放射狀,坐板順著放射的勢往前延伸,這就增加了實用功能也顯示美觀。
王世襄先生曾收藏的一對大南官帽椅,雖然是木作的,但也是釆取了這種由後而前的放射狀手法,既增加了變化又注重於端坐的舒適度。
竹文椅
我這把竹文椅最大亮點是有高聳的後靠背,這種誇張的形式有別於其它竹椅,挺拔而更顯精神。
在所有的傢俱造型中,精神的表達往往就在這一點點的收縮伸張彎曲中。
我們在觀賞明式傢俱時,常常驚喜于這些微妙的細節——一個牙板個性的縮小,一處霸王棖下垂然後仼性地大幅度的上挺,也驚歎於小翹頭那微妙的變化與束腰的婀娜多姿。
竹文椅細節圖
明式的竹木傢俱往往造型獨特,但這些獨特的妙不可言的造型,均以文氣雅正作為設計的原則,不會跌入妖氣粗俗的泥沼。
這是因為竹藝家在各種竹制傢俱中留下了許多“思考”的痕跡。
西方現代雕塑大師布朗庫西對各種材質雕塑實踐後得出的結論是“對材料進行思考”,如鐵可以鍛打拉長、彎曲,這就不是石頭的長處,石以團塊狀表達堅致永恆,各種材質“性格”不同,藝術家、工藝家應該對它們的材質進行“思考”,發揮其長。
而那些竹匠高手利用竹子本體的語言造型,創造了許多木質傢俱達不到的美的形式,比如木制傢俱碰到節疤就要儘量避開,但竹傢俱的竹節是造型變化的重要元素,也是使其堅固所要利用的。
竹文椅的靠背以豎形的四根細竹杆連接,竹節成一線,在形與形的轉折處用了“圓包圓”的工藝手法。
就如我收藏的竹文椅,它的椅腿與地面接觸處必定是以竹節收尾,這是當初選料的原則;它的靠背梳背以豎形的四根細竹杆連接,竹節成一線,顯示一種如音樂般的旋律;在形與形的轉折處用了“圓包圓”的工藝手法,這一包加固了與椅腿的連接強度。
也許明式傢俱的“圓包圓”就是受到竹制傢俱啟示而運用在木制工藝上,而在木制傢俱的“圓包圓”中,除了一些結構加固外更多的是造型的需要。
藤面
在製作竹傢俱時,常與有些輔助材料配合,如藤、木等。竹文椅的坐面用流水紋的松木製成,然後以竹皮收邊,既和諧也堅固耐用。
藤在竹傢俱中常常用於坐面榻面,在編織中規正的幾何形變化豐富,也有吉祥的圖案。
「
明代的竹爐
Literati bamboo
」
關於竹器,歷史上亦留下了不少佳話。
明洪武初,惠山寺高僧性海晚年住聽松庵,在庵周植松萬株。
一日,湖州竹工為性海編竹為爐,高不滿尺,上圓下方,狀如道家乾坤壺。竹爐製成,取二泉水,燒松枝,煮陽羨茶待客,引起文人們的廣泛興趣。九龍山人王紱專為竹爐繪圖賦詩,王達為之作記,名流競相唱和,成為明代惠山之盛事。
明王問《煮茶圖》。主人端坐蒲團於爐前烹茶,斑竹茶爐,爐側附有一小出煙口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 癭木茶具及竹爐等茶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十六年 / 竹茶爐及底部。底部刻乾隆十六年禦制詩《仿惠山聽松庵制竹爐成詩以詠之》一首,此爐上半部圓爐已失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後來乾隆南巡時,不僅在惠山寺竹爐山房品茶和觀賞竹爐圖軸,並與隨駕大臣以詩文唱和,一併歸入卷冊,賜寺僧收藏。
還仿製一隻竹爐帶回宮廷,並在玉泉山莊仿造“竹爐山房”,據說竹爐現仍藏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