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大的職工宿舍,被這位“陳老師”改造成了當代文人起居室。

陳池
/
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師,雅好收藏,尤嗜高古石雕。耽于陳跡,鉤沉稽古,以“一樂也”為網名。2015年改造學校老宿舍樓,打造個人文房空間。
陳池的主業是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主業之外,他以“一樂也”之名在高古雕刻收藏圈中,頗具口碑與名氣。
彼時,我們剛領略過湖南藏家歐陽元勝“清晨種花的老頭”的豐富購藏與典雅佈置,聊起他鍾愛的木雕、石雕,也就自然述及這位領他入行、也教會他許多的陳老師。
“清晨種花的老頭”歐陽元勝
“陳老師是真正的文人。在長沙,我也只服他。”歐陽元勝如是說,言語間有敬佩,也惺惺相惜。
當日上午,歐陽帶路,驅車一路由長沙東邊往西邊疾馳,拐過一些長長短短的巷子,開進了湖南師範大學一棟老舊的宿舍樓。
那時,未曾預料,那棟再普通不過的老宿舍樓裡,竟然藏著這樣一間極具設計感、簡約質樸的中式空間,乾淨素雅,卻有無限情致。

高堂素壁,無舒卷之勞
There is a room

陳池畢業于湖南師大,隨後留校任教至今。這間位於舊式宿舍樓頂層的住宅,正是他畢業後添置的第一套住房。
第一次的裝修,他以青石板鋪就整個空間地面,頗具藝術個性,也有一種古樸與亙古質感,個人極為喜歡。但到底於功能性上考慮不全,缺了些居家的溫馨感覺。這棟房子也終於在五六年之後因為另購住房而漸漸閒置了下來。
2015年,隨著購藏漸增,陳池想著應該要為器物另置一處空間,也為自己營建一處獨屬個人的生活創作空間。於是,這棟閒置宿舍樓的改造也就提上了日程。
陳池愛古器,也愛花藝。空間處處靜置鮮花。
老式學校職工宿舍樓,沒有電梯,位於頂樓,帶層閣樓。爬到屋頂看過去,可以看到學校背後的青山。原始空間局促,還帶著陳腐的氣息。
怎麼改?走什麼風格,既要有文人氣息,還能滿足現代化日常需求?
沒有裝修圖紙,沒有專業設計經驗,陳池一點一點地畫圖,一點一點地折騰,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將老宿舍漸漸改成了他想像的樣子。
大部分用的是老傢俱,也有自己設計的幾組新傢俱
整體風格素淨清雅,傢俱除了收來的老傢俱,還自己畫了圖紙請木匠做了幾組桌椅。
閒時收來的字畫、木雕、石雕以及各式器物,佇立在各個角落,仿佛它們生來就屬於那裡。
書房一角
書房是陳池投入最多心血的空間——採光,通風,置物,每一個細節都經多次考量,單是進出口就糾結了三四個方案,重做了三次。書房空間本不大,一面靠牆而立的書櫃,一桌一椅,一個轉身就能觸到書香。
“高堂素壁,無舒卷之勞;明窗淨几,有坐臥之安。”這裡是他平日裡待最久的空間,也是最安穩和放鬆的角落,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
是會客廳,也是藏寶閣
敞亮通透的客廳,因巧思“多出”的幾間“藏寶”閣樓。
自然流暢的動線設計,有意識地加入石綠和朱砂兩種顏色,調和小格局傳統家居中稍顯沉悶的灰暗,而顯出居家的閒適。這也令這處不大的空間,滿足所有居家功能之外,絲毫不顯局促,而處處透露出簡潔與大方。
尤為出彩的是其中陳池對於老建築構件的運用。
“很多人其實是理解錯了,把這些建築構件純粹當藝術品獨立放置家中欣賞。但實際上它們只有融合在建築中才會有生命,才能找到其原本存在的意義。”
隨處可見的細節,其中不少老建築構件
在這處空間中,各異的十幾組建築構件,各安其位,各司其職,不顯擾攘與突兀,再度成為一個全新而協調的建築生命。
最妙的是,二樓的閣樓走到盡頭,可以爬上屋頂。
改造工程裡,屋頂也是陳池沒有放過的大工程:他將老屋頂做成了一座幽幽花園,親手種植玫瑰、多肉、月季、珞石花等四季花草綠植。
就在那花間擁簇的最高處,他後來又頗費周折地加了一塊圍欄,鋪上防腐木地板,置一戶外桌椅。
老宿舍樓的屋頂花園
天氣好的夜晚,攜一二知己,在屋頂歡聚閒談,遠處青山如黛,足下花香漫漫。
時光,當如此虛度。

醉物藏古,有坐臥之安
There is a room

當然,空間中為人矚目的還有陳池多年的各類藝術品收藏。他笑稱自己是個“佔有欲挺強”的戀物癖,看到老東西就容易激動。
而其嚴格意義上的收藏伊始,萌發于其大學時期。
在那個對於鑒藏知識,市場上、研究上能有的“指引”少之又少的上世紀九十年代,要自己摸索著進行收藏,並非易事。各類考古發掘報導以及一些考據類的文章,也就成為那時的陳池最為珍惜與最喜閱覽的內容。經學校老師介紹,他也開始出入於一間間古玩店,沒人帶著,他隻身走在市場前線,慢慢認識古玩交易的行話,接觸購藏。
畢業後有了工作收入,陳池更是放開了手腳,每月到手的薪資,三分之一貢獻給房租外,不抽煙不喝酒的他留了吃飯的錢,其餘都貢獻給了古玩收藏,買入了不少東西。
和賣家混熟後,還常常按揭買,日子過的相當拮据。不過,從來樂此不疲。
他最開始的收藏重點在高古瓷器,因為長沙是唐代長沙窯的產地。
高古瓷器是他一開始的收藏重點,如今還留有一些殘片
入手的第一件藏品,即是一件產自家鄉的宋代茶盞。
那時關於收藏的書籍資料比較匱乏,為學習陶瓷,陳池還通過翻閱各地縣誌,找到了記錄的一些古代窯址,便背了包,帶上工具,就到那兒去實地考察,也不管挖到什麼,就一股腦兒的都帶回來,對照著書本,一點一點研究。
關於唐宋瓷器的認知,那是最初也最有效的學習。
書房裡如今保存最多的也是關於高古瓷器、雕刻類的書籍
只是,那時要在長沙收到完整精品的高古瓷器並不容易。加之對陶瓷史愈發瞭解,他愈發覺得不被滿足。不再困於地域,他開始走出去。
那時他的一位朋友在北京潘家園出售木雕,他是受到不小衝擊的——較之工藝品而言,木雕這類具有原創性的藝術,售價卻極低,這令他慢慢將注意力轉向此類,收入了不少明清木雕。
而隨著審美的不斷提高,瓷器與木雕外,他更著迷於那些粗獷而具高古氣息的石雕,尤以北方造像居多。
木雕、石雕後來成為他主要的方向
久遠的歷史,豐富的文化意涵,都令他驚喜不已。他常常在掌握一定研究之後,去往實地采風、收藏。他與最基層的販子熟識,至今有經常往來的各地朋友。
對待收藏,陳池向來很具鑽研精神,一邊深入研究,一邊腳踏實地,自瓷器、木雕至高古石雕,一以貫之。
“收藏,其實是一個過程,也一定會有不同的階段,感受過了,碰到更合適的收藏品類,那也是一件幸事。”
與他的這處空間裝飾不假他人之手極為堅持自己的審美一樣,他對自己的專業與研究有著絕對的自信,他從來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看似簡潔的空間裡,藏著主人無處不在的巧思
癡迷古物,這些年來,陳池對繪畫專業倒放鬆不少,家中竟找不到一幅他自己的創作。
不過,身處空間之中,你卻總能感受到他無處不在的創作巧思。
想想也是。器物佈置,傢俱設計,家居裝飾,又有哪一樣不是藝術創作呢?
相關:
“清晨種花的老頭”:
不是文人,不是藏家,只做玩家。
文字 | 吳少菊
攝影 | 程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