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揚明式傢俱》英文限量版
在最新出版的《維揚明式傢俱》一書中,作者張金華以“南通明式柞榛傢俱”為題單獨設篇,如數家珍地剖析了“南通明式柞榛傢俱”的功能和工藝特點,展現柞榛傢俱既入情理又出乎意表的突出魅力,從而成為此書重要和尤為精彩的一個章節。
正如畫家徐累在序中所言:
“若論維揚明式傢俱’最無可辯駁的典型,當屬柞榛’傢俱了。這也是張金華長期注意搜羅集藏的物件,甚至比黃花梨、紫檀更為他所器重。其原因,一方面出自張金華對家鄉南通的感情,因為柞榛’是一種極具地方特徵的木料,以南通為主,故世人有柞榛出南通’的定論。另一方面,柞榛’傢俱確實表現出非同尋常的魅力,不僅材質堅韌近硬木,木紋有行雲流水之態,而且從它的現存狀況看,也基本含括了明式傢俱多樣化的品類。柞榛’傢俱立于年代之林又一枝獨秀,足以說明它的原生態,是寓個性於共性的典型標本。”
下文摘自《南通明式柞榛傢俱》。
南通/
維揚明式傢俱重鎮
南通,即南通州,地處長江以北,淮河以南,江淮交匯之處。自後周顯德五年985年建成,歷史悠久。宋代以後,南通已成為蘇北漕糧、海鹽的運轉樞紐,其與揚州相連的通揚運河,貫穿揚州、泰州、南通三地,是中國最早的鹽運河。
南通通揚運河唐閘段舊影
明清之際是南通地區薈萃人文的盛期,受經濟基礎的舉托,這個地區的文化創造也舉足輕重,一些著名文人在此宣導雅致生活。南通如皋水繪園,就是晚明遺民、文學家冒襄家族的私家園林。園林依山傍水,佈局設計巧妙,冒襄在此與名流吟詩唱和,水繪園成為清初揚州地區重要的文化活動基地。南通如皋豐利的文園,經過清雍正、乾隆安徽鹽商汪士棟、汪之珩、汪為霖祖孫三代的悉心經營,成為江淮名園。
清 季標 《文園十景圖》之一 南通市圖書館藏
南通文人與商賈的“地方文化圈”,實與揚州之間文脈相通,極大地推動了當地文化的發展,為手工藝製造的傢俱生產提供了可資參考的共通背景。
例如,從冒襄好友、清初畫家顧尊燾所作的《水繪園主落花覓句圖》中,可窺當時書房的內部陳設,其間有木質台座式塌和髹朱紅漆高束腰書桌,均是維揚明式傢俱的典型款式。
清 顧尊燾 《水繪園主落花覓句圖》
南通歷史上並無髹漆傢俱生產的記載,其工藝的來源就是揚州的輸入。作為揚州地區髹飾品種特色之一的鳳梨漆,也常被運用到南通,在本地所制桌幾的面心裝飾部位,其互持關係可見一斑。
柞榛木方幾上的鳳梨漆面心
南通偏處一隅,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兵家不爭,歷史上戰亂極少,傢俱實例的遺存明顯好於揚州,故而成為這個地區尚有歷史遺存的重鎮。
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全國各地掀起了收購古傢俱的熱潮,江蘇地區更是重點。蘇北從事經營收購的人群,大都集中於南通市區、通州今南通的通州區金餘、二甲鎮以及如皋下原一帶,高峰時,南通地區從事收購人員高達上千人。例如,通州金餘一個村莊的農戶大都從事此業,男子三五結群去各地搜羅,婦女及老人在家從事銷售。在外搜尋者一般周日前趕回,各地商戶常常週末趕到村莊挑貨,熱鬧非凡。甚至有港臺的客商在村口長期駐紮,打探消息,以免好貨落入他人之手。
搜羅者的足跡更是遍佈江左各地,城市、鄉鎮及村莊,無處不及。20世紀九十年代初,筆者在南通工作,每天幾乎都能在大街小巷看到來往收購的車輛,往來穿梭的商販。來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大城以及蘇州的行家裡手,也是絡繹不絕。這個階段流失至海內外的傢俱不計其數,其中包含紫檀、黃花梨、鐵梨木、黃楊木等高檔明清傢俱。
代表/
南通明式柞榛木傢俱
這些舊傢俱中,柞榛木傢俱尤其被人們追捧。材美工良的柞榛木傢俱,主要採購於南通地區以及通揚運河兩岸的城鎮。自1996年初春至今,筆者多次往返蘇北各地,尤其對通揚運河沿岸城鎮做了大量的實地調查,並採集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傢俱實物樣本。
不僅如此,近20年來還若干次對蘇州地區進行了實地尋訪,在與多位蘇州資深行家的交流中得知,作為通常概念中的“蘇作”傢俱的重要代表之一的柞榛木傢俱,蘇州地區幾乎未有發現。即便有,也是近年來從蘇北地區採集而來。足以證實柞榛木傢俱生產的區域性,驗證了“柞榛傢俱出南通”這句話。
柞榛因重量和硬度等物理性方面明顯高於雞翅木,在蘇北地區民間一直視為硬木,而非雜木。在蘇北地區廣泛應用於細木傢俱的生產,品種十分豐富,在傳統木工行業素有“柞榛工”之說。
柞榛木雖為良材,但也有其弊端。因生長緩慢、木質堅硬又極易蟲蛀,故歷史上有“十柞九空”之說,雖有廣泛種植,取材卻十分不易,故能製成大型傢俱的,已十分珍貴。不僅如此,柞榛樹還因主幹多扭曲,且邊材所占面積較大,白皮極難剔淨,取料時也不易躲避。
雞翅木鑲柞榛木夾頭榫平頭案
故宮博物院藏
為避其弱點,除了把暗滯的截面花紋和瑕疵隱藏於後,使絢麗的面紋充分顯露在正面外,往往通過借助其他材料混作的形式,以彌補無大料的缺陷,如桌案的面心部分採用楠木、癭木、花梨、紫檀或石材與鳳梨漆等替代,櫥、櫃、架的門心、靠山,通常使用楠木、柏木、癭木、雞翅木等;凳、椅、床的坐面用竹片代替藤屜。
同樣,蘇北其他材質的傢俱,也因柞榛木材質優美的特點,借助其作為裝飾。
作為地方木種之一的柞榛木的普遍使用,應在黃花梨等硬木傢俱生產的同一鼎盛時期。柞榛木傢俱因在蘇北地區遺存實例較多,故能成為目前研究維揚明式傢俱的重要資料來源,也是區別蘇州地區傢俱製品的重要依據。
特徵
明式柞榛木傢俱流傳至今,實例主要有以下幾類:凳類,椅類,桌、案和幾類,櫃、架和櫥類,床榻類,屏類。
在製造設計理念上,不僅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影響,而且順應文人宣導的“隨方制象,各有所宜,甯古無時,甯樸無巧,寧儉無俗”的思想,循古而制。如繼承和完善了自宋以來的框架構造,製造出各種形態的四面平結構傢俱和台座式傢俱。
柞榛木四面平矮桌
柞榛木四面平帶霸王城方桌
明式柞榛傢俱常用的榫卯結構:揣揣榫、三角形小明榫
明式柞榛傢俱,總的特點是造型簡練、渾圓,比例恰當,充分展現材質的自然紋理,風格淳樸厚重又不失空靈秀美,因而從選材設計到開料加工均經過深思熟慮,反復推敲。無論整體造型或局部的某個部件,均按嚴格的尺寸和比例進行。
涵其大致特徵的代表傢俱如下:
凳類
柞榛木、櫸木無束腰直足直棖方凳
長28釐米 寬48釐米 高50釐米
此凳除四面素牙子為櫸木外,其餘構件均為柞榛木所制,是柞榛木與其他材質混作的案例之一。
凳用原材,通體不設一線,邊抹素混面,牙條光素。由於腿足用料粗碩,即使四面用直棖在同一高度與腿足結合,也不影響其結實程度。整體結構簡練,樸實無華。
除材質混作的特點,此凳邊抹結構處留有三角形小明榫,也是蘇北傢俱特徵,其餘部分與江南各地工藝類同。蘇北地區發現眾多實例,說明這是當時普遍受到歡迎的制式之一。
1997年採集於南通地區。
筆者藏。
柞榛木夾頭榫小條凳一對
長57釐米 寬25釐米 高48釐米
此凳成對,案式結構。凳面邊抹格角相交,混面踩委角線。由於柞榛木大料難尋,面心板用楠木替代,同時也增添了色彩上的變化。腿足打窪踩委角線,與邊抹呼應。牙頭透雕成卷雲紋,帶委角,輪廓邊緣大膽起線,收放自如。前後腿足間,用兩根長短不一的素棖相連。
凳整體厚重而不失凝秀,若不明尺寸恐誤為二人凳,實際上僅容單人坐,故可稱之為小條凳。
20世紀九十年代采自南通城內。
北京孤山小館藏。
椅類
柞榛木一統碑式書卷椅四件
長48釐米 寬38釐米 高89釐米
明 佚名 《鴛鴦秘譜》
此椅椅背曲線弧度較小,搭腦不出頭,俗稱“一統碑”式椅。
搭腦略寬且厚,書卷式,兩端與後腿足上部格角而交。背板為獨板,有雲紋形透光,沿著透光邊緣起陽線,借此加強它的輪廓。
該椅與大多數椅背裝飾偏上的做法不同,透光雲紋的位置,完全居中,顯得端莊持正。除了服從於功能的結構外,整只椅子沒有多餘的裝飾,仿佛所有視線都為了聚集於此。
椅盤下牙條直接與腿足上端格角而交,上承邊抹,似有四面平效果,但椅盤稍有噴出。管腳棖下不設裝飾有違常規,但收效極佳。
1998年購自南通唐閘郊區農戶家,同時購入與之匹配的四面平茶几四件。據原物主稱,初有八椅四幾,因兄弟析產而拆散,後多次打探其餘椅子的下落,至今未有下文。
筆者藏。
柞榛木攢靠背燈掛椅
長47釐米 款36.7釐米 高92釐米
此椅如取掉三段花板,則立成蘇北常見的“梳背式燈掛椅”。故此燈掛椅的顯要特色,在於背板設計別出心裁。不用常規制式,而用兩根方形豎材取代,豎材直接與搭腦格肩相交,其間上中下各安三塊鏤雕花板,遠觀似剪紙效果。
椅盤邊抹格角相交,內落膛嵌入竹片。以竹片代替藤面用於椅、凳、床、塌,在蘇北地區較為流行,一為就地取材;二為夏季納涼;三為置換便利。
腿足上端,設一頂棖與腿足格肩造榫,下設羅鍋棖,其間加矮老,管腳棖下亦用頂棖羅鍋與之呼應。
2002年採集於南通城內。
北京私人藏。
柞榛木玫瑰椅
長55釐米 寬42釐米 高79.5釐米
此玫瑰椅用料上圓下方。搭腦兩端挖煙袋鍋榫與後足上部相交,椅背與扶手底端均用半圓柱橫棖與椅盤相貼,半圓柱棖子上端開槽口,以備膛肚形圈口嵌入其中。
椅盤下端正面及兩側均用帶膛肚券口牙板,後側安素牙子,上下左右呼應,如同一間房屋四面通透的窗戶,敞亮明麗。這種風格的玫瑰椅頗具維揚明式傢俱的特點,曾見多具,也有黃花梨製品。
此椅於20世紀九十年代末由南通販至北京,筆者在一舊傢俱修復處得見,懇請店主轉讓,被告知是其他客人送來修復。轉求于物主,遭婉拒。三年之後,物主因一瑣事相求於我,事畢作為酬謝,將此椅相贈,至深愧恧。
筆者藏。
柞榛木、雞翅木、柏木直欞式玫瑰椅
長50釐米 寬40釐米 高73.5釐米
此椅高度僅為二尺有餘,是同類玫瑰椅中相對低矮的一種。
椅盤邊抹使用雞翅木,椅盤下四面素牙子用柏木,其他部件均為柞榛木,是維揚地區材質混作的又一實例。
椅的後背和扶手內部,都安有直欞,且與椅盤垂直,不同於後足與直欞向後彎曲,搭腦形如羅鍋的梳背椅,故稱之為“玫瑰椅”較為貼切。這種低矮型的玫瑰椅在李鬥的《揚州畫舫錄》中被稱為“鬼子椅”,是目前所知關於“玫瑰椅”稱謂的最早記載。
2013年購自蘇北地區。
北京私人藏。
柞榛木四出頭官帽椅一對
長55釐米 寬42釐米 高104.5釐米
椅盤底部彎帶寫有朱漆“祿”字。
通體用圓材,不設一線。搭腦做成羅鍋狀,當地俗稱“橋樑”式。兩頭微向上昂,形似牛角。背板通素,成“S”形,鵝脖不與前足相連,退後另安,扶手兩頭稍許向外撇出。椅盤內沿裁口打眼,藤編軟屜,腿足間羅鍋棖微向上揚起,並於椅盤間設矮老,弧線優美,遠觀貌似細竹竿,與搭腦呼應,形神俱備,工藝水準高於江蘇其他地區製品。管腳棖下亦設羅鍋式頂棖,與上、中部呼應。此椅明顯受到竹制傢俱的影響,是一件設計巧妙,意趣清新的作品。
1995年購於南通城內行家。當時散落一堆,部件多有丟失,見此殘件線形優美,怦然心動,回京經整理修復,還原當初風貌。
筆者藏。
柞榛木圈椅
長55釐米 寬45釐米 高95.5釐米
此屬維揚典型明式風格圈椅,圈口三接,說明就地取材,材料相對充足。扶手處微細,逐漸向搭腦處增粗,圓潤有力。腿足與鵝脖一木連做,上下貫通,鵝脖外側與扶手間安上下直抵修長的角牙。
背板極為特殊,迎面整體剔底,沿邊留出兩條燈草線,貌似攢邊而成,上端透鎪一雲紋,為連接的需要,尖部用連珠相接。同時,雲紋邊緣起線與混面微妙過渡,中部浮雕一圈乳釘紋,如同金屬的釘帽和墊錢。
椅盤格角攢邊,內沿踩口打眼裝藤席。邊抹呈混面,格角處除有直榫外另加三角形小明榫。椅盤下與腿足間迎面安素直券口牙子。其餘三側則用素牙子,牙子背部均採用揣揣榫的結構,這也是維揚明式傢俱牙板結構特點之一。
因年代久遠,通體黑褐色,堅亮如鐵,當地素有“黑柞”之稱,實為經年累月氧化形成,這也是區別新材的特徵之一。整體比例恰到好處,雍容大方,是筆者目前所採集到的柞榛圈椅中最為精妙的一隻。
此椅1999年夏于蘇北薑堰地區購得,得手之後興奮不已,畫家徐累先生正值在通,見此椅讚歎不已,懇請轉讓,未允。又請說客苦口婆心相勸,又未允。後竟以斷交相脅,無奈之下成全其願。並囑他許諾今後不許轉讓他人,否則歸還,徐累一諾,收藏至今。此事已十五載有餘,當初情景歷歷在目,至今難忘。廣東中山黃定中先生亦藏同款同材圈椅一對。
徐累先生藏。
桌、案和幾類
柞榛木無束腰仿竹形方桌
長76釐米 寬76釐米 高79釐米
此桌通身用圓材。四面直棖加矮老,直棖並不直接與腿足接觸,而是另出豎材與直棖格肩聯結,近似用攢牙子的方式。這種造法實際上是從羅鍋棖加矮老形制中變體而來。
四足側腳明顯,為了形成更穩定的結構,腿足四面加底棖,底棖內用橫豎材攢接出仰俯山字形欞格,形成十字花心,丁字形結合處一律格肩出單榫,兼具腳踏的功能。
整體造型應該來自竹器傢俱的造型結構,用材尺度和虛實關係較好地符合了美學要求,是南通區域性方桌造型的變體之一。
1999年采自南通。
筆者藏。
柞榛木夾頭榫平頭案
長155釐米 寬48.5釐米 高82釐米
此案整體通素,勁拔有力,屬蘇北地區平頭案的標準制式,同時也可旁證當地用黃花梨材料製作此款的風格特徵。
此種尺度的柞榛木條案所採用的裝心面板,通常採用其他材質來代替,而此件的製作者為求得整體色調一致的效果,大膽利用兩塊寬窄不一的板材斜拼而成,證實了柞榛大料難求之說。
腿足用方材混面光素。素牙頭與牙條的背部,採用揣揣榫的結構。此案的另一特點為前後腿足間橫棖,為兩根造型相同的羅鍋棖,不同於兩根直棖或上下不同形式的造法。
維揚明式柞榛傢俱,素以“刀牙”“羅鍋棖”製作精良著稱於世,此案集中展現兩例特點,可謂珠聯璧合。
此案於2000年左右由安徽行家從南通金沙地區購得。
鄒靜之先生藏。
柞榛木四面平茶几四件
長38.5釐米 寬38.5釐米 高77釐米
明 《烈女傳》 插圖
通體方材,四面平結構,不設一線。為與上部呼應,管腳棖在同一平面與腿足格肩相交,腿足底端挖缺做馬蹄。整體平穩持重,結構完全服從於功能的需要,形簡意賅。
此幾共有四具,與四隻一統碑式書卷椅同為一家所有。茶几陳設一般一幾二椅,故其原物主所言原有八椅屬實。
1998年直接勾玉南通唐閘郊區農戶家。
筆者藏。
櫃、架和櫥類
柞榛木花架
長70.5釐米 寬32釐米 高158釐米
花架上下分成四層,錯落有致,可隨意調整擺放盆景的高度和角度,底端一側設有小長方形空格,疑為存放空盆、架托或園藝工藝所用。整體用方材施混面,底部腿足間用素牙子,素雅端莊。
蘇北地區自古園藝發達,用於承載盆景的幾案現存實例較多。此花架製作年代雖已入清,仍保留一些明式的意趣,現存稀少。
明人屠隆《考槃餘事》中“盆玩箋”,提倡“盆景以幾案可置者為佳”。一盆一景,用一幾一案,形成盆景傢俱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另外明末高濂《遵生八箋》、文震亨《長物志》、陳淏子《花鏡》等均提到盆景與傢俱的陳設之法。
此架20世紀九十年代出自蘇北,後又輾轉拍賣,吾友李世輝先生為玉成此書,欣然拍得並轉贈於我。
筆者藏。
柞榛木夾頭榫六足盆架
徑34.5釐米 高69.4釐米
海棠形座面用六段弧形材,通過楔釘榫銜接,冰盤沿線腳底部用帶窪的皮條線一周,線腳豐滿柔和。
盆面下安六條外撇腿足,每條修出兩個混面起邊線,兩混面中分處與盆面委角線相遇,線條酣暢。腿足上端開槽不開口,牙條與牙頭分段嵌入槽中,牙頭鎪出雲紋形,牙條呈弧面,沿邊起陽線,並鏟出如意紋,中部隨邊抹起伏。
為加強牢度和裝飾紋理,既不用六面棖子的習慣做法,也不用交叉棖的方式,而採用旋渦棖的形式,在產生動感的同時,更突出此種符號在盆架上賦予的水渦寓意,但製作難度亦增大。整體構思巧妙,別出心裁。
早期購於江蘇南通。
北京小孤山館藏。
床榻類
柞榛木無束腰涼塌
長190.2釐米 寬78.2釐米 高48.4釐米
此塌為夏季納涼所設,是蘇北地區涼塌的基本形制。明顯受到竹制傢俱的影響,造型簡潔,利於搬動。
床身為無束腰直足式,素冰盤沿,僅起邊線一道。面盤下均用圓材,羅鍋棖曲線有度,上加矮老與面底相交。
此涼塌20世紀九十年代末採集於南通城郊,同款其他材質蘇北地區也屢有發現,存世量較大。
筆者藏。
屏類
柞榛木鑲綠紋石插屏
由於受材質的限制,未見有柞榛木大型圍屏的實例,僅見用於案頭陳設的小型座屏。
屏扇與屏座有連體固定式和分體插入式兩種。
連體固定式的結構相對簡單,底座用兩塊橋形抱鼓墩和兩塊披水牙子造成,一般在屏座上方的橫棖間,裝一塊帶有魚門洞的絛環板。
插入式的屏座造法與一體式大致相同,屏扇部分構造相對複雜,一般用橫豎材作大框,中間部分另用子框隔出屏心,上下左右用短材分出空間,嵌裝絛環板並鎪挖透孔,兩種結構的座屏風的屏心通常鑲綠紋石。
結語
明式柞榛傢俱,立足于當地文化的傳統基礎,又善於借鑒、吸收其他地區的工藝優勢,大膽發揮,既反映了地域性的審美情趣和時代風貌,又頗具藝術與生活交融的特點。
南通柞榛木傢俱在明清之際就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古傢俱行業對此亦有共識。但限於總量,遠不及作為地方木種的櫸木製品,外界知之有限。
明式柞榛傢俱,在明式硬木傢俱的版圖中,屬個性語種。在明式傢俱類,像這樣既具有明式風格,又有地方特色,兩者高度統一的類型,十分罕見。
對明式柞榛傢俱實例資料的整理,為加深維揚明式傢俱的認識,提供了具體可感的豐富資源,同時,也為人們重新認識維揚明式傢俱的價值,為今天研究維揚明式傢俱的藝術風格提供了佐證。
你可能還會喜歡:
▼
近年來規格最高的傢俱界盛事——《維揚明式傢俱》驚豔首發 | 退藏
極致成詩 | 陳仁毅著作《中國當代傢俱設計》出版背後
傢俱創意從業者不得不看的一本書:陳仁毅著《中國當代傢俱設計》今日起預售
編輯丨謝谷
主編丨程香
出品丨退藏
長按右側二維碼
腹有詩書氣自華
投稿 | 合作 | 分享
微信:shuangyu_love
電話:18310765815
郵箱:191805765@qq.com
▼ 點擊閱讀原文,馬上預訂《維揚明式傢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