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累
知名藝術家。
1963年生於南通。
近聞,安思遠位於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的大宅以5500萬美元易主。
人去,樓空。
2010年我在紐約辦展,開幕後第二天,龍美仙女士帶我及朋友去拜訪安思遠先生。對玩古好古者來說,安先生是神一樣的存在,他的府邸以前在畫冊中見過,位置就在大都會博物館對面。
我們上午十點多到那裡,聽說只能上午了——嗜酒如命的安先生,開喝威士卡的時間越來越早,早到中午,下午基本上就一醉翁了。
果然,當我們見到老人家的時候,他已經獨坐在里間的寫字臺前,做飲中仙了。
幃幔半掩,即便是大白天,房間裡也昏暗,得靠檯燈照明——除了神秘感,古物似乎也沉溺于過去的時光。
安先生未動聲色,示意我們自己看。
客隨主便,我們就像魚兒一樣,在房間蕩漾開來。就在走來走去、東瞧西看之時,我發現安先生一直盯牢我的腳。
經提醒得知,屋中間鋪有一塊珍貴的老地毯,出自乾清宮,平時上面蒙一塊透明膜,因為我們到訪,安先生特地讓人把塑膠膜掀開展示,我們不知情,也看不清腳下,不識趣地踩踏,趕緊跳開。
安先生接著關照,這塊地毯,還有那件青銅雕塑,不要拍照,其它隨意。
那一陣,與論好象正在熱議圓明園獸首事件,估計他有點忌憚。
轉到燈火通明的客廳,就亮堂多了,場所媒體屢有介紹,堪稱與古相宜的楷模。同樣擺古董,東方人講留白,西方人還是更鋪張,但古物活在日常,見得主人的品位功底。明式黃花梨傢俱、日本屏風、雲南銅鼓、瓷器造像,還有傅抱石、齊白石的畫,各就各位,混而不亂——好東西一多,就顧不上綱常,只剩下倫理了。
點晴之筆,反倒是淺色布沙發,不求什麼奇異風格,要的就是無表情,就是不存在——現代是謙遜的,不與古物搶風頭。
時間不多,只能走馬觀花了。
安先生的金毛狗領路也不知道牠現在是何狀況,我沿著長長的走廊走向不同的房間,基本上就目不睱接了。
他的收藏品類繁多,不僅有中國及亞洲藝術,西洋傢俱也有涉獵,其中大部分東西,後來現身於那場轟動一時的遺產拍賣,但好些令我印象深刻的東西,卻沒有同屆出現,有可能他生前就已經處理掉了。
安思遠這些可觀的遺產,兩大拍賣行相爭,佳士得贏了,2015年3月紐約專場,連拍三天,盛況空前。
半個中國的古董商都去了現場,周圍一些好友挑重揀輕,也各有收穫,明式椅子、西式寫字臺……大多超出市值,人們追捧,無非是向古董界一代梟雄表達一份敬意吧。我也托人拍到一隻日本江戶時期的唐式銅經盒,算作紀念。
當年聽到安思遠仙逝的消息,我引用了一些公開圖片,在朋友圈發表“曾經安思遠”的感慨。《三聯生活週刊》的記者說,我們的紀念文章就用你這個題目吧。但我拍的這些照片從未面世,覺得即便是故去之人,還是要尊其隱私吧。
到如今,一切如過眼雲煙,用羅蘭巴特的話來說,“死者帶走的,並不是他的財富——就像在許多其它宗教中的那樣,只是他享樂的痕跡。”
迴光返照這些享樂的痕跡,只能說是有影無蹤,一次空穀回音而已。
世事滄桑,不過如此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