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與傢俱:一部傢俱史就是一部建築史?

張春林收藏的佛龕
《琢古凝暉:中國古建榫卯構件精品展》戳底線字閱讀相關報導的展覽現場,擺放著一件佛龕,是來自張春林先生的收藏。這佛龕我並不陌生,在幾年前的一次採訪中,他就有談及,並認為這件佛龕可斷為元代。“因為從鬥栱可以看出,這正是承襲了元代建築鬥栱的典型風格。”那時,他就認為,“一部傢俱史就是一部建築史。”
他曾跟朋友籌備過一次展覽,名曰《回到山西》,即將自己和朋友的山西傢俱,還原到山西建築中去。遺憾未能實現,因為與那些傢俱同時代的建築都沒有了。
元代鬥栱,廣勝寺下寺後殿
“建築目前保存完好、完整的,資訊清楚的基本不存在,僅存的古建築原始狀態已難考證,歷代不同原因的破損、戰亂、改造都會影響我們對古代傢俱的分析,但目前留存的建築中能體會到古傢俱的製作高度和工匠工具的完善,建築的遺存會感受到傢俱的重要。”
他眼中與建築休戚與共的那些傳世傢俱,都處在“流浪”狀態。

維勒泰家族的珍藏
一個地方,三種陳設
即將登陸紐約佳士得2017年春拍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先民們由巢居、穴居的原始生活,到地面上建造居室的定居生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而從有了洞穴為居所,並以茅草、樹葉、獸皮、石塊為傢俱開始,傢俱與建築就相伴而生了。
隨著人們起居方式的變化、經濟與技術的不斷進步,乃至儀軌、宗教的滲透與演進,建築和傢俱持續發展,二者的關係也愈加密切,常常在建造房屋時,就根據建築物的進深、開間和使用要求,考慮傢俱的種類、式樣、尺度等進行成套的配置。張春林曾說,“有好建築的地方,一定有好傢俱。”
陳從周先生在其《說園》中將傢俱喻為“屋肚腸”,便形象地說明了建築與傢俱的關係,即傢俱是建築形式與功能的補充與延伸,二者在許多方面均有相關性。

王世襄左與老木匠祖連朋師傅
“1943年冬在重慶,我想到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遭到傅斯年先生的拒絕後,被梁思成先生收容,成為中國營造學社的學徒工。他先教我試畫建築構件並臨摹寫在圖上的中外文字體。斗拱樑柱、希臘、羅馬柱式Order我畫得七扭八歪,外文字體也總寫不好,只有中文字體勉強可用。他知道我不夠學製圖的材料,改讓我多閱讀古代典籍《營造法式》、清代工匠則例等,對我後來研究髹漆及明代傢俱等有很大幫助。”
工作中的王世襄
“我在學校讀書時即對傳統傢俱感興趣。抗戰期間,離京入川,在中國營造學社工作,接觸到《營造法式》中的小木作和清代匠作《則例》中的裝修作,啟發我去研究古代細木工和傢俱。1945年回到北京,開始從傢俱實物、匠師技法及圖書文獻等方面搜集材料。”
“《裝修作》中的條款對傢俱研究有幫助,拙撰兩本明式傢俱的書多次引用其中名詞術語與實物相印證,並收入兩書的索引。”
這是王世襄先生晚年的幾段回憶,僅從其個人經歷,即知建築尤其是其中的小木作與傢俱的關係,實非同一般。

明末/清十八世紀 紫檀無束腰馬蹄足長方凳局部
維勒泰家族珍藏
即將登陸紐約佳士得2017年春拍
在《明式傢俱研究》中,他將這種關係表述得更加具體:
“傳統傢俱結構有下列幾個特點,它們主要集中表現在明及清前期的傢俱上:以立木作支柱,橫木作聯結材,吸取了大木構架和壼門台座的式樣和手法。
“跟房屋、台座一樣,傢俱的平面、縱的或橫的斷面,除個別變體外,都作四方形。四方形的結體是可變的、不穩定的,但由於傳統傢俱使用了攢邊裝板’、各種各樣的棖子、牙條、牙頭、角牙、短柱及托泥等等,加強了結點的剛度,迫使角度不變,將支架固定起來,消除了結體不穩定的缺憾,同時還能將重量負荷,均勻而又合理地傳遞到腿足上去。
楔釘榫
“各構件之間能夠有機地交代聯結而達到如此的成功,是因為那些互壁互讓、但又相輔相成的榫子和卯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大體說來,中國傳統傢俱與建築的具體關係,可在傢俱榫卯與建築榫卯,傢俱的腿與建築的柱,傢俱的牙子與建築的替木,傢俱的圍子與建築的門窗櫺格,傢俱的束腰與建築的須彌座等方面找到密切聯繫。

故宮太和殿梁架結構示意圖清
大木梁架是我國傳統木結構建築中的一種骨架,即在柱上用梁和矮柱重疊裝成,用以支承屋面。
“我國梁架結構建築的發展至宋代更加完善,這種做法對傢俱影響很大,傢俱製作中甚至出現模仿建築木構架的式樣和做法,使傢俱造型以樑柱式框架結構代替了以前成熟的箱型壼門結構,並逐漸成為傢俱結構的主體。”邵曉峰先生在《宋代傢俱研究》中寫道。
十七世紀 黃花梨夾頭榫畫案
維勒泰家族珍藏
即將登陸紐約佳士得2017年春拍
隨著傢俱框架結構的發展,板材也由厚到薄,由實心板到攢框板,而攢邊打槽裝板法是其中的一個實質性飛躍,這在宋代傢俱中已大量運用。宋代及以後,在傢俱與建築小木作中,大面積的板面多以施就格角榫的四邊作框,中間嵌薄板心,並襯以穿帶,板心雖薄,但不翹曲。
湖北當陽趙巷出土的春秋漆俎卯榫圖
傢俱與建築在製作方法上同樣一脈相承,首先就是榫卯結構。在距今7000年以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中就已發現具有榫卯的房屋木構件,如凸形方榫、圓榫、雙層凸榫、燕尾榫及木板企口拼接等形式。而榫卯結構早在出土的春秋戰國漆木傢俱中便隨處可見。
雖然傢俱榫卯結構是從建築木作技術中發展而來,但是到了宋代以後,特別是明清,其結構工藝發展到高峰,複雜巧妙,精確耐用,並自成體系,對建築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建築上的側腳與收分,故宮弘義閣
傢俱的腿與建築的柱亦同出一源。根據我國傳統的木架構建築結構,凡是立柱都有“側腳”與“收分”。“側腳”就是柱頭要向內微微傾斜大約百分之一,“收分”就是柱頭與柱腳呈上細下粗的趨勢。
北宋時期在崇寧二年西元1103年頒行的《營造法式》,對宮室、壇廟、官署、府第等各種建築的設計、結構、用料、施工,都予以規範。在《總例》中,對於柱子形體的徑圍和斜長的比例、數字等,也都作了規定,以便工匠掌握。很明顯,“側腳”與“收分”增加了構架的穩定性。
一把明代四出頭官帽椅上的側腳與收分
傳統傢俱的構造,便極為明顯地採用了這一原則。從出土的唐代壁畫中的傢俱、元代繪畫中的傢俱、明墓出土的傢俱和明清傳世的傢俱,我們都能看到這一原則的實際體現。

雀替,故宮太和殿
十七世紀 黃花梨平頭案局部
維勒泰家族珍藏
即將登陸紐約佳士得2017年春拍
傢俱中的橫材與豎材的交角處多用牙子,既起到加固作用,又兼有裝飾作用。而在建築中的梁枋和柱子的相交處,也使用替木雀替予以支托,傢俱的牙子與建築的替木,兩者同出一轍。
門上的冰裂紋,《琢古凝暉》展覽現場
明末 黃花梨冰綻紋櫃局部,中國嘉德2011年春拍
在我國傳統的建築門窗上,常常見到透空的欞格,大到宅門、槅扇,小到窗子,都能見到空靈剔透的欞格。欞格在建築中不僅起到採光和空氣流通的作用,而且極富裝飾性,使得建築或富麗華美,或清秀雋永,突出建築風格,為建築增輝。欞格是體現設計風格的一個組成部分。
建築上的這一成功的設計思想,在傢俱中也不乏其例,甚至一模一樣。

宋式、清式須彌座異同
王世襄將傳統傢俱分為“無束腰”和“有束腰”兩大體系。他認為傢俱的束腰淵源於須彌座,而須彌座實際上就是大型的壼門台座。
束腰上的力神,隆興寺
須彌座是佛教的佛座和佛塔的塔基,其結構分兩個部分,上部和下部是由數條直線組成,稱為“疊澀”,中間的收縮部分稱“束腰”。隨著佛教的傳播,寺廟和石窟造像的不斷增加,其樣式也日漸複雜和多樣。尤其是束腰部分,不斷變化裝飾圖案,出現了立柱、蓮瓣、力神、卷草、壼門等,使得須彌座更加多彩。
十七世紀 黃花梨有束腰霸王棖馬蹄足方桌
維勒泰家族珍藏
即將登陸紐約佳士得2017年春拍
宋以前的箱型壼門榻或床,實際就是借用了須彌座的壼門束腰部分,創造出的新型支撐結構。而自唐以後,束腰傢俱便層出不窮,明清時期變化更為多端。

關於“樣式雷”,取自紀錄片《故宮》第二集
中國傳統上對“奇技淫巧”往往有深惡痛疾的表述,事實上又難以掩飾對於技巧的好奇與崇拜。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出色的匠人在主流社會很難獲得仕途上的上升,卻在野史筆記或傳說故事中演繹著驚世傳奇。遠者如東周魯班、隋唐宇文愷、北宋喻浩,近者如元初劉秉忠、明初蒯祥,都進入了這一傳奇序列。
“樣式雷”製作的燙樣
要說傳奇,“樣式雷”是繞不過去的那一支。從紫禁城、西苑三海、圓明園、頤和園等宮苑之擘畫設計,到清東陵、清西陵的選址經營,都活躍著設計世家雷氏家族的身影。造園起屋之外,雷氏還嫻於內外簷裝修、點景陳設、舟輿彩棚等各種設計,甚至還是出色的楠木作匠師,或自運斧斤,或承攬門窗、槅扇、傢俱等細木活計。
大木作和小木作匠人的關係,我們實難推測,但通過雷氏家族,我們可以想像建築和傢俱的關係是何等密切。那些劫後餘生的建築和傢俱,相互映照著歷史的斷壁殘垣。一部傢俱史就是一部建築史,一部建築史也是一部傢俱史。
你可能還會喜歡:

紐約佳士得2017年春拍劇透,《中國花梨傢俱圖考》艾克舊藏再現江湖。| 退藏
報導丨謝谷
主編丨程香
出品丨退藏
長按右側二維碼
腹有詩書氣自華
投稿 | 合作 | 分享
微信:shuangyu_love
電話:18310765815
郵箱:191805765@qq.com
▼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紐約佳士得2017年春拍
<維勒泰亞洲藝術珍藏>專場電子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