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裡的療愈之光:首個古代漆木菩薩造像特展廣州開幕

詹文靜
人稱靜哥,佛像堂古雕塑館主理人
和“靜哥”相識于一次佛造像微信課。和想像中的大不相同,靜哥聲音甜美柔軟,把複雜深奧的佛造像講“活”了,用特別自然生動的說話方式,將看似遙不可及的佛像收藏拉近人們的日常視野。
這是佛像堂詹氏姐弟的獨特魅力。十幾年來,他們從父輩手中接棒,一步一步地將收藏目光鎖定在木造像,並積累大量實例和資料,逐步做梳理和研究。此次佛像堂新年伊始隆重推出的“天衣無縫——古代漆木菩薩像專題展“,正是一次研究成果的展示和總結。
“天衣無縫”展覽現場
這些集慈、善、美于一身的菩薩像,注入的是古人對菩薩的所有美好想像。無論是髮髻、配飾、天衣,或是體態,無不體現時代的審美情趣。而菩薩形象的豐富性,亦是其他題材不可比擬的。
而談起策展主題“天衣無縫”的想法,靜哥解釋道,菩薩的衣服就叫天衣,無縫則代表著完美。這種完美是由古代的匠師們用全身心的投入將他們心中最美的形象賦予在菩薩身上的表現,更是菩薩自身圓滿修行的形象表現。
是為“天衣無縫”。
“在這段特殊時期,每每心有不安時,凝望慈悲溫婉的菩薩面容,內心就會變得寧靜。瞻仰神情沉靜、目光堅定的菩薩,帶來希冀與力量。歷經千百年滄桑,依然秀美地挺立在世人面前,可想而知,這些美好的面容曾經治癒過多少內心的不安。”靜哥在展前這樣寫道。
從某種角度看,這樣的展覽史無前例。是凜冬裡的療愈,也是來年的希望之光。

展覽現場/
“天衣無縫”-展覽現場
1月9日,“天衣無縫——古代漆木菩薩像專題展”在廣州佛像堂古雕塑館正式開幕。
此次展覽展示了中國不同朝代之下京、晉、閩、江浙、大理等各大主流地區,漢地及漢藏風格的漆木菩薩造像的獨特藝術風貌。
在展陳方面,佛像堂為此次特展精選了40餘尊各個朝代不同風格的菩薩造像,並重新以博物館級燈光呈現,輔以書畫、盆景、插花,為展覽增添人間煙火,適合新老藏家漫步體驗。
“天衣無縫”-展覽現場
菩薩題材豐富,具體的形象雖有佛典儀軌規範,但也會受歷史背景、社會風尚、審美觀念等影響,形成獨特的時代風貌;區域間的文化差異也會導致審美差異。時代風格與區域文化碰撞之下的菩薩造像,呈現出具有時代共性,卻又風格各異的藝術特徵。
下文將通過探討不同地區、歷朝歷代漆木菩薩造像風格特徵的演變,共同領略題材各異、朝代各異、區域特徵各異的菩薩像風采。

京|
宮廷風格
北京地區佛教藝術歷史悠久,大約從東晉十六國開始,迄今已有近兩千年歷史。京作造像包括宮廷禦制風格是北京佛教文化表現形式之一,同時也是研究古代造像藝術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
元朝,北京成為全國政治中心,史稱大都,並設立宮廷製作造像的機構——梵相提舉司,金銅、木雕、泥塑、夾紵等多種材質造像均有涉獵。13世紀,西藏政權歸附中央,藏傳佛教也隨之被首次帶入京城,自元至清,藏傳佛教藝術在京城歷久不衰,因此也為北京佛造像增添了一種新的藝術風格——西天梵相漢藏風格。
元代 禦制木胎髹漆菩薩 局部
此次展覽的這尊木胎髹漆菩薩像就是元大都漢藏風格的重要代表,與元大德九年文殊菩薩相比,整體風格更偏向漢地。二者完美融合,將大都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明代 京作夾紵菩薩
這尊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釋出藏品,明代京作夾紵菩薩像的風格氣韻與北京智化寺明代的夾紵佛祖開相和身材比例都非常相近。在金漆完美質感的映襯下,反映出一種至高無上的藝術氣派。
明代 京作夾紵獅犼觀音
此尊獅犼觀音像體時代特色鮮明,五官刻畫接近漢人審美,胸前U字形網狀聯珠紋瓔珞是明代宮廷造像典型樣式。台座形制特別,是明代宮廷匠師在承襲傳統蓮座造型的基礎上融入創新元素,為菩薩增添了強大的氣勢和華麗的美感,具有極強的藝術效果。
清早 京作木胎髹漆觀音菩薩
明初的高僧彙聚之後,經歷了一段消沉期,直至萬曆初年突然又爆發出活力,湧動出聲勢浩大、發展迅猛的佛教復興浪潮,這個浪潮一直延續至清早期,此尊清早期的觀音菩薩像,儼然一副貴族女性的容顏,延續了明代注重寫實的漢地之風,清早期佛教造像呈現出蓬勃的創造力與多樣性。
清康熙 禦制夾紵觀音菩薩
元朝伊始,藏傳佛教藝術就以主流的趨勢在北京發展,到了清朝,帝王對藏傳佛教的重視與熱情程度大大超越了元明兩朝。這尊清康熙禦制夾紵觀音菩薩像具有顯著的蒙古紮納巴紮爾風格特徵。紮納巴紮爾是蒙古舉足輕重的藝術家和宗教領袖,他吸取尼泊爾、印度造像的風格特徵,參考西藏和清宮的塑像工藝,創造出後世以他命名的獨特藝術風貌簡稱紮派,亦是清代蒙古宮廷造像的典範。
明晚清初 禦制木胎髹漆京菩薩
清代京城是佛教文化中心,明清造像也並非人們所說的一味地程式化,該時期絕對不乏精美且充滿創新意韻的作品。如這尊禦制木胎菩薩像,承襲了元明興盛的漢藏風格,亦融入了創新元素。
明代 京作夾紵觀音菩薩
說到禦製造像,就不得不提夾紵造像,夾紵造像因製作工藝難度極高而非常珍貴,其柔和、逼真,質地輕,並且不宜開裂,變形,能更好地保存造像原本的神韻,呈現出光潤亮澤的質感,世人稱之為“行像”。
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元大都著名雕塑家劉元。《元史·劉元傳》記載:“有塑土范金、搏換為佛者,出劉元之手,天下無可與比”,其中“搏換”意指夾紵胎像。由於夾紵塑像工藝複雜繁瑣,對雕塑者技藝水準要求甚高,因此大多為宮廷御用雕刻師所掌握。

晉|
豪邁大氣
山西一地,山嶽延綿,道路險阻,歷年屢免戰火破壞,同時也因為地處北方,氣候乾燥少雨,為木造像留存創建了一個優質環境,山西也成為全國遺存古寺最多、保存佛教木造像最完好的地區,其留傳的木雕佛造像大都古樸氣韻濃重,年份較早,線條簡練。
大尺寸高古自在觀音
這尊高古觀音於鏤空的峭岩之上呈舒適自在遊戲坐,一改造像的傳統端坐姿態,這種一腿翹起,一腿橫放在身前的姿勢是“水月”的具體表現,自宋代起為木造像普遍流行的經典樣式,亦是漢傳佛教的獨創造像題材。
西元10世紀至13世紀上半葉,契丹遼朝916-1125和女真金朝1115-1234相繼統轄了我國北部廣大地區,歷時三百餘年。從遼代行政管轄的區域看,山西一直至金末,從未進入北宋板塊,因此該區域的佛造像也一直保持豪邁、大氣的風格。
早期晉作木胎觀音菩薩
該時期的晉作造像一方面重現了唐代優雅的美感,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契丹民族和北方地區傳統的審美傾向和藝術風貌,軀體壯實厚重,胸脯飽滿微微隆起,但比起唐代渾圓就稍顯扁薄。
早期晉作木胎髹漆觀音菩薩
遼代之後,禪宗文化盛極一時,對佛教藝術的寫實風格形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山西由於地區乾燥,造像皮殼大多呈現出比較斑駁滄桑的古樸狀態,與原本色彩絢爛的狀態截然不同,甚至有相當一部分造像直接顯露木胎,形成自然風化的包漿,這也是該地區造像特徵之一。
明代 晉作木胎脅侍菩薩 一對
根據上述幾尊不同年份的晉作菩薩造像表現出來的不同風格特點,基本可以窺見山西地區木胎佛造像藝術的基本風貌,對於我們梳理漢地造像風格有很大的幫助。

江浙|
溫婉細膩
《越絕書》記載:“吳與越,同氣同俗”,春秋之後,吳、越合稱,如今統稱為江浙。江蘇和浙江兩地在民俗和文化上極為相似,佛教文化及造像藝術方面亦是如此。
佛教傳入浙江的時間極早,五代期間,吳越境內因未受戰亂侵擾,南宋統治者選擇定都臨安如今的杭州,以“信佛順天”為宗旨,大興禪寺。
蘇州西園寺
杭州靈隱寺
當時的禪院大多位於浙江境內,自然也形成了以杭州為中心的佛教文化圈,極大促進了江浙佛教文化的發展,營造了一個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佛教氛圍。其中不乏歷史悠久的古刹和佛造像流傳至今,例如蘇州西園寺和杭州靈隱寺。
江浙造像是典型南方風格,溫婉細膩的特徵盡顯在每一尊造像上。
清代 蘇作檀香菩薩一對
清代 蘇州西園寺 釋迦牟尼
這對清代蘇作檀香菩薩,極好地展現了江浙造像的藝術風貌。菩薩臉頰豐盈,臉型偏方,衣褶風格與蘇州西園寺內的一尊釋迦牟尼佛如出一撤,顯然是這一時期江浙佛像藝術的主流表現手法。
南京 棲霞寺菩薩立像
蘇州 千手觀音
表達方式與南京棲霞寺一尊白衣立像觀音、蘇州一尊千手立像觀音完全一致,可見,這是清代該地區造像標誌性的藝術特點。
雖整體風格相近,但衣紋處理方面,浙作造像與蘇作就略有區別。
清代 浙作木胎髹漆自在觀音
這尊清代浙作自在觀音像五官秀氣,坐姿隨性自若,著通肩天衣,衣紋繁複,線條呈U字形堆疊,較隨性寫實的表達方式與蘇作截然不同。江浙造像造型精美,外層通常會塗一層金箔或金漆,除上乘木質,如檀香木,整體呈現出一種亮眼光彩,給人金碧輝煌的視覺之感。

閩|
剛柔並濟
福建三面環山,東畔臨海,極少與內陸地區聯繫,但對外貿易經濟發達,常年與日本、葡萄牙等海外國家交流,多方文化在此地交流融合,使福建成為一個地域特徵十分顯的省份,宗教藝術文化也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地方風貌。
福建造像漆質精美,形式富創造性,是南方造像代表之一。
明代 閩作木胎髹漆觀音
明清時期,是福建宗教造像發展的轉捩點。福建融匯多方文化,不僅有不少本土民間信仰,更比其他地區少了些規範,多了份隨意性,種類和題材不受傳統束縛,造像形式多變。如這尊明代閩作立像觀音,衣擺飄逸的表達似糅合了文人士大夫的審美和想像,將繪畫的線條性融入到有體積感的雕塑中,塑造出山石般的塊狀感,同時期作品中極為罕見。
元末戰亂,明朝初年全國經濟陷入低谷,統治者為恢復社會發展,在較為和平的山西發動了一次大規模人口遷徙,這次官方策劃的“移民”涉及人口多達百萬,他們被派往全國各地,福建便是其一。
這次移民,為福建地區帶來了一批技藝精湛的造像雕刻師,他們將山西造像的豪邁與本地風格融合,從而豐富了閩工造像特點,形成剛柔並濟的獨特風貌。
明代 閩作木胎髹漆觀音
這尊明早期白衣觀音菩薩像是南北風格交融的最佳印證。線條乾脆俐落,絲毫不拖泥帶水,將北方造像的簡練和大氣展露無遺。
白衣觀音是佛教三十三觀音之一,其表現形式一般是觀音菩薩身著頭罩風帽與衣袍一體的服飾。大約在晚唐五代,中國南北方幾乎同時出現了白衣觀音的造像和信仰,但遼代之後,就極少在北方造像出現。因此,這尊使用南方題材,但北方藝術風格明顯的白衣觀音菩薩像,可以說是閩作剛柔並濟的典型代表。
明代 閩作木胎髹漆觀音菩薩
隨著時間推移,觀音菩薩在承襲前期風貌的基礎上,柔和了五官的氣韻,融入了更多南方元素。這尊明晚期福建觀音菩薩坐像,觀音雙頰豐腴,面相親切,儼然呈現出一位神似當地容貌姣好貴婦,卻又不失莊嚴神聖的菩薩形象,天衣上領口袖口處等漆線雕裝飾工藝也彰顯南方閩地細膩華美的風格,可以看到福建明代這幾百年的演化傳承。

結語|
展覽現場
這些歷經千百年遺傳下來不同地區的塑像,不僅全面展現出每個朝代佛像藝術的風格特徵,更表現出地理文化差異、上層思想觀念對社會審美情趣以及雕塑藝術水準的影響,也充分反映出佛教藝術文化的燦爛與多彩,十分值得我們不斷鑽研和探究個中奧秘。
展覽持續至2月9日,可添加文末微信預約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