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貫眾樂之長,統大雅之尊,冠領八音之首。迄唐宋代,皇帝與布衣,皆以琴樂之清虛淡靜、中和雅正的德音,推為六藝之首。古人藉以琴聲表達傾慕之情,示待客之禮遇,以琴相伴可忘卻憂愁,欣然而處之。
蘇軾於《東坡雜書·琴事》中記載古琴之音:
“聲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餘韻。琴聲出於池沼間,其聲雄渾悠遠,修文人心志。門無車馬終年靜,座對琴書百慮清。”
君子無故,不撤琴瑟。明代士大夫即便不善於彈琴,也要在牆壁上掛一張琴,明代屠隆於《考槃餘事》中就有言:
“琴為書室中雅樂,不可一日不對清音。居士談古,若無古琴,新者亦須壁懸一床,無論能操。縱不善琴,亦當有琴。淵明雲: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音。’吾輩業琴,不在記博,惟知琴趣,貴得其真。”
西泠此次秋拍呈現多場文房古玩專場,而在其“萃古熙今”專場中,就有這樣兩床遞藏有序的明代仲尼式古琴。
先來看一件來自福州三坊七巷藏家舊藏的古琴:
3184
明 山西太原同知吳從政款仲尼式古琴
來源:福州三坊七巷藏家舊藏。委託人直接得自此藏家家屬。
龍池下款:吳氏從政
銘文:對月彈流水,秋天孤雁哀。忠郎歸去後,遺落澤揚州。
尺寸:琴長119.5cm;額寬17.8cm;肩寬19.8cm;尾寬13.2cm
估價:600,000-800,000 RMB
此琴線條簡約流暢、含蓄而典雅。古琴面板為桐木,底板為梓木,琴體輕盈、音色松透,冠角配以紫檀,琴軫池亦為紫檀,托尾為黃花梨材質,選材上乘考究。琴肩在二徽處,腰起八徽,收於十一徽。
通體髹黑色大漆,漆色溫潤雅致。斷紋隱現,琴徽處原嵌十三螺鈿。琴頭鳳舌規整娟秀,琴背面開長方形龍池鳳沼,龍池居腹部正中,鳳沼在腰尾之際,雙足定置於腰部中間。
龍池上下方分別刻四字篆書款“吳氏從政”吳從政,明洪武年官任山西太原同知,及五言絕句一首,意境深處,餘韻悠悠。此琴年代久遠,琴面均勻布牛毛斷紋,為典型明代古琴特徵,且整體保留原有狀態,未重新整修,殊為難得。
另一經典式樣仲尼式古琴,則屬夏蓮居居士舊藏“虎嘯”琴:
3189
明 夏蓮居舊藏虎嘯仲尼式古琴
來源:夏蓮居居士舊藏,由其家屬友情提供。
琴名:虎嘯
銘文:神
尺寸:琴長123.5cm;額寬19.2cm;肩寬20.2cm;尾寬14cm
估價:280,000-350,000 RMB
琴為仲尼式,嵌螺鈿徽,琴面髹漆,發牛毛紋,斷紋細密勻稱。琴面弧度渾圓,琴額舒闊勁挺。琴身秀美勻稱,琴體素雅。
此琴古韻悠長,為雅趣的文房陳設所不可缺。原配白玉琴軫。
夏蓮居1884-1965,本名夏繼泉,字溥齋,號渠園。山東鄆城人,清朝雲南提督夏辛酉之長子。夏蓮居生於清末官宦之家,少志學,博貫群籍,窮研理性,兼擅眾藝。中年以後專修淨業,改名蓮居,又號一翁。為20世紀傑出的佛教學者和淨宗行人,是繼劉遺民、楊無為、王龍舒、袁宏道、周安士、彭際清之後的又一淨宗在家大德。
夏蓮居《渠園外篇》為:《明湖片影》《弦外音》《藝林漫興》《中山引》《秀麗辭》《倦遊詠》《一籲草》《海外吟》《魯東勝稿》《欣然錄》。原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惜由於文革影響未能實現。夏氏後人曾整理其遺著出版,多為贈書送親朋之自印本。
夏蓮居一生,無時不在學中,故其著作宏富,立言精當,語無泛施。于佛學之外,金石書畫、文物考古亦其擅長,且收藏宏富,鑒定頗精,在文物界頗具影響。所撰《渠園外篇》卷中多有提及琴緣雅事:
《海東行》:“……登舟者誰默不聲,氣斂幹將面凝冰。行李琴書一肩輕,一兒一友隨之行……”
《過泉嶽寺憶寂園夜不成寐》:“秦庭恥墜申胥淚,蜀調忍操子敬琴。”
《京都驛》:“鄉心譜入琴三疊,故國攜來月一鉤。”
《僦屋移居得家書》:“孤光唯對松間月,絕調誰傳海上琴。”
《白川吟》:“清商恐驚山鬼涕,滅火罷琴吾倦矣。”
《遊須磨舞子觀青松白石》:“滄波可有琴高鯉,我欲乘之訪太清。”
成公亮在其《齊魯藏琴錄》中言夏藏琴頗豐,以“猿嘯青蘿”琴為最佳。“猿嘯青蘿”琴乃夏於上世紀20年代購于大連一商行中,後該琴轉手古琴國手管平湖手中,被斷為晉琴。2010年,上拍中國嘉德春拍,以1907萬元的價格成交。
除“虎嘯”琴外,本次西泠秋拍,還有另兩件夏蓮居舊藏呈現:
3190
清康熙 夏蓮居舊藏程雄輯松風閣琴譜二卷
附松間集一卷 抒懷操一卷 一函三冊紙本
鑒藏印:開券有益,丸山口藏書
尺寸:26×16.2cm
參閱:《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子部/藝術第939頁
估價:10,000-20,000
清康熙刻本,內收《松風閣指法》二篇,《琴譜》收思賢操、忘機、平沙、松下觀濤、悲秋、玉樹臨風等諸曲,所增之法,多出雄之新意。後附《松間集》一卷,《抒懷操》一卷,及贈言。譜調純熟而不渉於俗,可為後世琴學所寶也。
3188
清 夏蓮居舊藏伊秉綬銘荷葉形端硯
來源:夏蓮居舊藏,由其家屬友情提供。
銘文:丁卯歲穀雨節秉綬得於揚州。墨卿白。
尺寸:22.1×19.1×7cm
著錄:《夏蓮居著述集》,東方出版社,釋大願主編,第381頁。
估價:450,000-600,000 RMB
此硯取天然端州籽石,隨形琢制,略加修治作風中荷葉狀,起伏處多留石璞,意以天然之石紋肌理入硯,體現平淡天真的文人審美。留璞這一手法多見於清後期文人硯例上博藏吳昌碩竹節硯。
硯額處銘曰:“丁卯歲穀雨節秉綬得於揚州。墨卿。”標準伊汀洲即伊秉綬1754-1815,清代書法家,喜繪畫、治印,工書,尤精篆隸,精秀古媚。其書超絕古格,使清秀書法,放一異彩。隸書尤放縱飄逸,自成高古博大氣象,與鄧石如並稱大家以隸筆作行書的寫法,儀態敦厚,骨氣洞達,與古樸自然的硯制相得益彰。伊秉綬于嘉慶十年至嘉慶十二年任揚州知府,在任期間,以“廉吏善政”著稱,百姓無不稱頌。由銘文推斷,伊公於“丁卯歲”,即嘉慶十二年在揚州任上得此硯,珍愛有嘉。
此硯後幾經輾轉為夏蓮居所得。荷葉之形清逸高雅,直與夏蓮居之號相互呼應。硯與琴一道,成為夏蓮居收藏與著述之重。有《說硯》篇傳世,1962年郭沫若還以此書詩唱和。另有詩集《淨語》傳世,其中有題天青蕉白荷盤硯句,雲:
“硯甲子春得於稷門,藏之八年,今供餘課餘染翰之用。小詩銘志,用苕生自題七字為起句。荷盤研露寫新詩,甘作詩人亦是癡,洗淨世間文字習,寫經畫佛傍蓮池。”
由是觀之,詩文所描述的形制、氣質與此硯相契相和,一脈相通。蓮公晚年將一生所藏文物三百餘件大都捐獻給故宮博物院、山東博物館,據其家人雲硯僅留了三五方以為著述和抄經所用,此即為其中之一。
參閱著錄
說到古硯,有一方來自日本藏家的古硯,傳承有序,令人矚目:
3174
清乾隆 乾隆年制款西番蓮紋吉慶有象松花硯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銘文:以靜為用,是以永年。乾隆年制。
尺寸:15.1×10×1.7cm
參閱:
《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第82,132頁,國力故宮博物院,1993年。
《故宮博物館藏文物品珍藏大系-文房四寶》第149頁,商務印書館,2005年。
估價:800,000-1,200,000 RMB
此件硯臺取用優質松花石料製作而成,色澤艾綠,質地堅密,細潤可人。松花硯結構堅實,然此硯雕琢精良,品格不凡,精巧雅致至極。硯蓋為黃綠兩層色石琢制而成,蓋身為綠色,微泛黃,上層取石皮巧雕西番蓮紋。
松花石硯為清宮格外珍視,被清代帝王視作“品埒端歙”,在清宮諸類藝術品中地位殊高,僅為皇室御用或賞賜功臣,其紋飾圖樣需先經皇帝認可方能製作。
此硯式設計風格奇特,為乾隆朝宮廷制硯,仿西洋風格之特例。硯池一周及硯蓋均繪飾西番蓮紋,佈局清雅,層次分明,雖見枝蔓纏繞而毫無淩亂繁縟之感,枝蔓舒展自如,筆意輕盈動人。
參閱著錄1:《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第82,132頁,國力故宮博物院,1993年。
參閱著錄2:《故宮博物館藏文物品珍藏大系-文房四寶》第149頁,商務印書館,2005年。
本季西泠文房,除此前推送《西泠印社今日開展:一室書齋,長物不俗。》一文,及上述幾件遞藏有序的舊藏之外,另有幾件文房雅物亦值得關注:
3017
清乾隆 鄧孚嘉制竹雕壽星童子立像
款識:用吉
尺寸:高28.5cm
估價:160,000-300,000 RMB
此雕件取材甚巨,以圓雕及高浮雕為主,刀法嫺熟,風格沉厚溫雅,技法精湛為鄧孚嘉竹根圓雕藝術的精品佳作,極為少見。
作者鄧孚嘉,字用吉,原籍福建,流寓嘉定,清代竹刻家。活躍于雍正乾隆時期,《竹人錄》有傳,稱其“所鐫折枝花最為工妙,其法直起直落,枝本比附而成重花疊葉,薄似輕雲而映帶回環,秀媚精雅。”
上海博物館藏有“用吉”款竹刻珍品,可做參閱:
參閱:《竹鏤文心—竹刻珍品特集》第87、88頁
上海博物館,2012年。
3139
清早期 竹雕松下論道圖筆筒
尺寸:高15.3cm;直徑10.6cm
估價:350,000-500,000 RMB
此筆筒以“薄地陽文”技藝雕刻,通過淺浮雕法,以不同層次的竹質肌理與色彩差別來表達不同景別。在雕刻細節上,對古代書畫技藝的展現尤為精彩。人物刻畫的神態和表情都十分自然和諧,三位賢者高士對飲論道,而侍者立于身後,言笑晏晏,似有雅集之暢快。
3152
清乾隆 太上之寶款白玉雕安居樂業圖扳指
銘文:太上之寶朱。秘玩朱。文玩朱。
尺寸:高3cm;外徑3.2cm;內徑2cm
估價:350,000-500,000 RMB
扳指玉質潔白,有淺黃色斑沁,浮雕安居樂業圖。圖中兩隻鵪鶉相對,嬌憨可愛,周邊飾以竹子、靈芝、洞石、祥雲,均寓意平安如意。雕工細如遊絲,佈局均勻,透過扳指管中窺豹,可見當時正值盛世之時,人心安穩,現世靜好。
3267
明末清初 瑤洲款銅鬲式爐
款識:瑤洲
尺寸:高8.5cm;通徑13.2cm;重1992g
估價:180,000-250,000 RMB
柳葉篆“瑤洲”款爐以精銅為材,平口束頸,腹部突鼓,呈扁圓形,下承三足,整器造型沈渾靜穆,素雅樸茂,予人呈現穩重敦厚之感。爐身色澤沈鬱,暗透銅黃之色,彰顯質樸雅致氣氛。
3264
明 元閣家藏款銅馬槽爐
來源:上海文物商店舊藏
款識:元閣家藏
尺寸:高6cm;通徑15.5cm;寬8cm;重1570g
估價:160,000-250,000 RMB
此爐為黃銅精煉而制,長方形,直壁,上有兩戟耳,下承四倭角矮足,形如馬槽。底部陽文“元閣家藏”四字篆書款。爐身規整端正,線條乾脆俐落,富有簡潔、大氣、張力之美。因歲月沉澱,色澤如栗深沉,隱有吉金質感。此尺寸為馬槽大器,爐形、色、質諸品相皆佳,為明代私家所仿宣爐中罕見之器。
3165
清中期 黃楊木雕佛手形蟲趣蓋盒
尺寸:高7.3cm;長16.5cm
估價:120,000-180,000 RMB
此件以黃楊木整挖而作,取意自然生趣,製成佛手蓋盒,子母口。雕工細膩圓潤,點化兩隻蟋蟀及枝葉藤蔓,畫龍點睛,靈動自現。佛手伸展繾綣,如初落蒂。黃楊木紋質細密,色澤瑩潤。陳置幾案,仔細端詳,盈盈咫尺,福祿連綿,趣意別致,彌見古雅可愛,令人愛不釋手。
3271
清 大明宣德年制款銅台幾式爐
款識:大明宣德年制
尺寸:通高17.3cm;高11cm;通徑11.3cm;重1404g
估價:120,000-150,000 RMB
此爐方口平耳,束頸折肩,腹垂若鬥,雙耳如翼,四足微內斂,造型古樸,周身雪花金,頗具《宣德彝器圖錄》中所載台幾爐之風。腹底以減地陽文款“大明宣德年制”。原配玉鈕紅木蓋及紅木底座。
3160
清早期 沉香高浮雕菊石紋杯
尺寸:高10.2cm;直徑8.2cm;重110g
估價:80,000-120,000 RMB
此器呈口大底小圓錐狀,內壁掏空。外壁依循沉香天然的外形,稍事雕刀,刻菊花洞石紋,虯枝曲幹,錯落有致,層次分明。
沉香在中國古代一直都被視為珍貴的木材之一,此件沉香杯香味濃郁,聞之沁人心脾。置於書案珍藏供賞,妙不可言。
拍賣發展到今天,無論是照片拍攝還是圖錄製作,都在追求極致化。西泠印社地處江南,每一季的古物攝影都極為用心,透過光影營造舊時江南長物的雅趣。
然而,今天我們想說的是,對藏家來說,看精緻的圖錄是一種享受,而器物的過手經驗也至關重要。觸摸每一件器物的質感和溫度,遙想古人座對雅玩時的場景和心情,長日漫漫,可逍遙餘歲。
西泠秋拍正在火熱預展,以上所有拍品,在拍賣之前即12月24日,均可原地調閱。這個週末,去現場過過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