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李亞鵬和田家青、呂永中等9位名家佈置了9間當代書房。

智吉佘文濤
策展人、藝術家、設計師。中國陳設藝術專業委員會執行秘書長,北京無上堂藝術機構創辦人、藝術總監,此次“書齋·追古——中國生活藝術展”策展人。
書齋·追古——中國生活藝術展
時間:2017年10月21日-11月11日
地點:國家大劇院東展覽廳
2014年4月15日至4月19日,一場以“在此”為名的展覽在國家大劇院東展廳拉開帷幕。
展覽通過生活藝術的整體呈現方式,把傢俱、陳設藝術品等整合在一起來呈獻中國傳統文人琴、棋、書、畫、詩、酒、花、香、茶九大雅事,旨在表現現代人居生活的傳承悟境。
3年後,仍是同樣的地方,仍是以“九”為題——以九間中國式書房為表達主體的“書齋·追古——中國生活藝術展”,試圖探討當代中國人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如何結合現代的生活方式,使中國傳統文化當代化的同時,獲得安頓身心的生命狀態。
禪意之美“畫禪室”
古代文人:董其昌
當代主人:田家青
九間中國式書房各選取一位古代文人墨客的書齋號:
陶淵明“歸去來館”、王維“竹裡館”、白居易“三然書堂”、蘇軾“雪浪齋”、朱熹“達觀軒”、趙孟頫“松雪齋”、文徵明“玉磐山房”、董其昌“畫禪室”、曹雪芹“悼紅軒”;
分別由文化學者于丹、古琴藝術家王鵬、藝術策展人賈廷峰、設計師梁建國、設計師呂永中、文學家祝勇、傳統文化推動者李亞鵬、文化學者田家青、畫家王子璿作為當代主人來展開設計。
古意之美“松雪齋”
古代主人:趙孟頫
當代主人:祝勇
儒雅之美“玉磐山房”
古代文人:文征明
當代主人:李亞鵬
這是一場跨古今時空的精神“對話”。以書齋為載體,追古思今。
立身當代生活藝術家“重構”的空間中,回望過去汲取古代文人的生活美學,同時關懷當下,暢想未來。關乎藝術,關乎設計,關乎美學。
對話策展人
Q|吳少菊
A|智吉
一個家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書房?
Q:為何選擇“書房”空間這一載體來展現“中國生活藝術”?
A:對“書齋·追古”這一主題的探索,其實是由我在生活中逐漸從心底裡騰升的一些疑問引起的。
從小到大,書對我影響很大,所以,我最喜歡買書,書房在我的生活空間裡很重要。在家裡,我特意留出80多平方米的空間用做書房。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覺得這間書房表達了我的生活方式。
在書房裡,我可以讀書、可以寫字、可以畫畫、可以打坐、可以喝茶……然而幾年之後,面對自己的書房,我突然發現雖然擁有那麼多書,但我到底有多少精力與時間去看書,又認真地讀過幾本書呢?
我開始對我買書的行為產生了質疑。再環視書房,最讓我著迷的竟然是那面沒有任何裝飾的白牆,我想大概那面白牆代表著空靈與智慧吧。
一個人一生到底需要讀多少本書?一個家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書房?在現代生活方式中,書房這個空間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書以及書房與我們生活和生命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這便有了這次的展覽,有了與大家一起的思考與探索。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未來書房?
Q:展覽的九間中式書房,以九位古代文人墨客的書齋號發想,由來自不同領域的一位當代生活藝術家設計,試圖建立起這樣一場古與今的“對話”是作何考量?
A:我覺得空間背後最重要的還是人。
所以“書齋·追古”不僅僅是想跟大家一起思考與探索當代人生活中的書房應該是什麼樣的,更重要的是想引起大家對自己生活方式以及生命狀態的思考:我們如何通過讀書獲取知識?如何將知識在生活中轉化為我們的智慧?這份智慧又如何安頓我們的身心與生命?
藝術之美“雪浪齋”
古代文人:蘇軾
當代主人:梁建國
九位古代文人,是想通過探索中國文人一脈相承的精神氣質與人格,來獲得與傳承古人生命的本質與智慧;
九位當代文化名人,在邀請上,我希望能更廣泛與包容,通過他們的想像與思考,來探索與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與生命狀態相融合與相呼應的點。
天然之美“歸去來館”
古代文人:陶淵明
當代主人:於丹
“書齋·追古”,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復古、再現的展覽,我們所要做的是在想像與呼應中傳承與探索。
華貴之美“悼紅軒”
古代文人:曹雪芹
當代主人:王子璿
Q:這次展覽中,還有一間“未來書房”的呈現。這個出發點是什麼?
A:回到策劃這次展覽的初心來看,實際上,我是把對自己書房的疑問具象成為了一間未來的書房:
這間未來書房的造型,是一間空屋子臥倒在地的樣子,四面的白牆以及空間代表空無,也代表著智慧。我希望觀眾們走到這間未來的書房,可以放空自己,回到人類自身原本的智慧原點,去思考,去判斷,去選擇生活與生命的本質狀態。
未來書房
我覺得人是有精神的高級動物,精神不僅可以超越肉身,還可以超越時空。
宇宙的本原存在是沒有所謂的時間與空間的,因為人的存在,才有了感覺上的“時間”,以及以身體為主體感覺到的“空間”,因此也就有了生活中的各種煩惱。
過去的會懷念,現在的會糾結,未來的會有所期盼與希望,正是這些雜念反而妨礙了人本身的自在與快樂。
在這間空白的房子裡,還有一片水,水中有金魚在遊動,其實就是代表了人在最當下的狀態裡,沒有時空概念之後的自由自在,獲得最為究竟的快樂。那是一種大智慧。
哲意之美“達觀軒”
古代文人:朱熹
當代主人:呂永中
中國人的書房是具有精神性的
Q:這次展覽,試圖“通過對中國書房空間精神內核的研究,追古而不泥古、學古而化今地尋找當代人生活的精神歸宿。”那在您看來,“中國書房空間的精神內核”究竟是什麼?
A:中國人的書房是生活空間中最具有精神性的,它是自我反省、自我學習、進行自我精神修復的載體。
生活之美“竹裡館”
古代文人:王維
當代主人:王鵬
這次展覽就是希望給大家帶來一種思考——思考自己跟書的關係,思考書房空間的意義,並借此反思自己當下的生活方式與生命狀態,只要有這些就夠了。
Q:展覽中書房空間呈現的“生活美學”,要如何在當代生活中實現?
A:我認為“生活美學”是一個人的生命觀在自我生活方式上的體現。美,是“至善”的體現,是心靈對生活的熱愛而呈現出來的藝術化方式。
質樸之美“三然書房”
古代文人:白居易
當代主人:賈廷峰
當代生活中,可以通過對原來的生活空間進行新的整頓與規劃,以及對生活中的每一件器物的品質追求,精心挑選並智慧地使用,從而找到一個從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讓內心變得更為舒適、柔軟、平和的方式。